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及窑址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及窑址研究
【摘要】:青白瓷是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瓷器产品之一,代表着当时该地区制瓷业的历史发展水平。本文以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及窑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时期青白瓷窑址的基本情况,并运用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对该地区窑址出土的青白瓷标本按器物形态进行分型分类。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考周边地区青白瓷窑址的情况进行分期,将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的生产情况分成三个时期,分别为北宋中期到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到元代初期和元代中晚期。同时,梳理该地区青白瓷窑业技术进步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探讨该地区青白瓷技术的来源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晰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发展的情况,为以后福建青白瓷的研究和窑址遗迹的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闽江上游地区 青白瓷 类型 分期 窑业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10
- 绪论10-18
- 一、选题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4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14-18
- 第一章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窑址18-26
- 一、建溪流域青白瓷窑址18-22
- 二、富屯溪流域青白瓷窑址22-24
- 三、沙溪流域青白瓷窑址24-26
- 第二章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产品类型26-42
- 一、仰烧器26-39
- (一)碗26-31
- (二)杯31-32
- (三)碟32-33
- (四)盘33-34
- (五)洗34-35
- (六)盖35-37
- (七)盒37
- (八)水注37
- (九)罐37-38
- (十)灯38
- (十一)瓶38
- (十二)谷仓38
- (十三)炉38-39
- (十四)壶39
- 二、芒口器39-42
- (一)芒口碗39-40
- (二)芒口盘40
- (三)芒口洗40-41
- (四)芒口杯41
- (五)芒口碟41-42
- 第三章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瓷业分期42-52
- 一、第一期:北宋中期至南宋早期42-45
- 二、第二期:南宋中期到元代初期45-48
- 三、第三期:元代中晚期48-52
- 第四章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的窑业技术52-68
- 一、窑炉52-57
- (一)斜坡式龙窑52-54
- (二)分室龙窑54-57
- 二、窑具57-62
- (一)火照57
- (二)间隔具57-59
- (三)支烧具59-60
- (四)匣钵60-62
- 三、装烧方法62-68
- (一)明火裸烧62-63
- (二)匣钵装烧63
- (三)装烧技术演变情况63-68
- 第五章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的技术来源68-74
- 一、与江西景德镇地区的技术交流68-71
- 二、与浙江南部地区的技术交流71-74
- 结语74-76
- 附录 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产品类型图76-94
- 参考文献94-9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8-100
- 致谢100-104
- 个人简历104-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义军;;唐宋之际南方的白瓷生产与青白瓷的产生[J];华夏考古;2008年01期
2 黄平;汪凌川;孔瑶君;;青白瓷的始烧与命名[J];中国陶瓷;2009年10期
3 牟宝蕾;;浙江境内宋元青白瓷窑址研究[J];东方博物;2009年04期
4 蔡森林;;把玩青白瓷 研讨鉴赏法[J];东方收藏;2010年11期
5 蔡森林;;把玩青白瓷 感悟儒道禅[J];东方收藏;2011年02期
6 雨岚;;以瓷会友 因瓷结缘——宋元青白瓷研究理事会在景德镇成立[J];收藏界;2011年11期
7 李艳;陈丽琼;毛振伟;朱剑;王昌燧;;三峡出土宋元青白瓷产地的判别[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4期
8 紫玉;;日本出土与收藏的青白瓷[J];收藏界;2012年06期
9 陈驰;程幸;;论南唐崇儒之风与南方白瓷、青白瓷的兴起[J];中国陶瓷工业;2012年05期
10 曹新吾;;青鸾引吭 白凤和鸣——青白瓷背后的美学原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道华;;闽北陶瓷文化概述[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裕平;青白瓷新解[N];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王汉生;青白瓷真伪浅议[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晏皓;如冰似玉青白瓷[N];湖南日报;2000年
4 宋康年;醉人的青白瓷温酒壶[N];中国商报;2004年
5 王樾;青白瓷是宋元对青花瓷的称谓[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潘志卿 李辉良;青白瓷早于珠光青瓷[N];福建日报;2003年
7 李力;宋代名窑(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十一)[N];中国文物报;2002年
9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十五)[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记者 张云宽、通讯员 杨可夫;郢靖王墓地宫之门打开[N];湖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敏;宋代瓷器若干问题的科技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升;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香炉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2 欧阳瑞丰;景德镇五代白瓷至宋代青白瓷的演变对比分析[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3 谢朱;芜湖繁昌窑青白瓷图形纹样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4 由丹;广西宋代青白瓷的烧造与外销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周本源;广西宋代中和窑青白瓷科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6 叶开建;宋元时期闽江上游地区青白瓷及窑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方啸;从儒道美学观看宋湖田窑青白瓷[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漆祖丽;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普生;广西宋代瓷窑装烧工艺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谢松;宋元福州窑瓷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6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4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