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人物纹饰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01: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人物纹饰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时期 中国北方 人物纹饰 青铜器


【摘要】:本文以先秦时期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为时空范围,对青铜器上的人物纹饰进行类型的划分,分期与分区,研究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反映的文化内涵。论文可分为五部分,择要如下:第一部分绪论界定本文研究的对象和时空范畴,综述研究现状并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阐明此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部分类型学分析根据人物形象纹饰在青铜器中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人物面具、立体人物纹饰、平面人物纹饰三大类。在立体人物形象下又可以分为人物局部纹饰和人物全躯纹饰两小类;在平面人物纹饰下可分为镂空纹饰和平面纹饰两小类。根据纹饰变化特征在类和小类之下分成型和亚型,进一步完善类型分析。第三部分分期与分区本文将人物纹饰划分为三期,归纳出不同时期纹饰的特征,观察不同时期内新纹饰的出现及旧纹饰的消失,将先秦时期的人物纹饰概括为发生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将纹饰按照时代进行分区,对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观察是否存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四部分人物纹饰的文化内涵通过纹饰内容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时期审美意识、宗教思想、等级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使文章的研究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并使本文的主旨得以升华。第五部分结语概述研究先秦青铜人物纹饰的主要收获与结论。
【关键词】:先秦时期 中国北方 人物纹饰 青铜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8-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简史与现状9-1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16-18
  • 第二章 人物纹饰的类型学分析18-41
  • 第一节 面具型纹饰的类型分析18-20
  • 第二节 立体人物纹饰的类型分析20-32
  • 一、立体人物局部纹饰20-22
  • 二、立体人物全躯纹饰22-32
  • 第三节 平面人物纹饰的类型分析32-41
  • 一、镂空纹32-34
  • 二、平面纹34-41
  • 第三章 人物纹饰的分期与分区41-58
  • 第一节 人物纹饰的分期41-48
  • 一、第一期41-42
  • 二、第二期42-45
  • 三、第三期45-47
  • 小结47-48
  • 第二节 人物纹饰的分区48-58
  • 一、商代人物纹饰的分区48-50
  • 二、西周人物纹饰的分区50-53
  • 三、东周人物纹饰的分区53-56
  • 小结56-58
  • 第四章 人物纹饰的文化内涵探讨58-73
  • 第一节 人物纹饰所反映的审美意识58-65
  • 一、人物的服饰58-62
  • 二、纹饰制作工艺体现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62-65
  • 第二节 人物纹饰所反映的宗教思想65-69
  • 一、借物通天65-66
  • 二、生殖崇拜66-68
  • 三、神话传说68-69
  • 第三节 人物纹饰所反映的社会等级制度69-73
  • 一、高级贵族70
  • 二、中小贵族与平民70-71
  • 三、奴隶与仆从71-73
  • 第五章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83
  • 附图83-101
  • 附表101-107
  • 致谢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少霞;;我国青铜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J];中国有色金属;2009年08期

2 黄丽英;;越南青铜文化研究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3年11期

3 胡不飞;;樊海涛《滇青铜文化与艺术研究》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李维明;简论商代青铜刀[J];中原文物;1988年02期

5 文侃 ,林俊江;青铜时代青铜农具出土罕见原因新解[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2期

6 马建军;半环陇山的戎族青铜文化[J];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青铜文化源远流长[J];神州;2003年12期

8 马建军,马桂莲;固原青铜文化发现与研究综述[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刘连强;建国以来冀北北方青铜文化发现与研究[J];文物春秋;2000年06期

10 徐心希;闽越青铜文化特点及相关问题探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张德光;;晋国的青铜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周卫荣;;试论中国青铜货币的起源[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4 徐心希;;试论闽越青铜文化[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徐心希;;试论闽越青铜文化[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秀峰;;鄂尔多斯青铜刀上的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7 董振涛;张国华;;浅论中国的青铜文化[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李保伦;;从考古材料看古夜郎与滇东北地区的青铜文化[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杨晔;张帆;曲业华;范新;;浅析青铜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春生邋陈婉婉;青铜文化博览会金秋亮相[N];安徽日报;2008年

2 叶松铖;复活的青铜[N];新农村商报;2013年

3 马晨;青铜重器,墙内开花墙外香[N];北京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王义根;问鼎天下[N];湖北日报;2006年

5 潘小祥;第九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记者 殷珂邋通讯员 罗蕾 陈光明;以产业带动战略推进文化转型[N];黄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开义;云南古代青铜文化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N];云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林春生;青铜文博会签约37个[N];安徽日报;2010年

9 记者 殷珂 通讯员 曹俊 柯少杰;《中国青铜古都—大冶》首发[N];黄石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卢建良;金湖建青铜文化特色街[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吉林大学;2006年

3 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佳晨;商周青铜,

本文编号:648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48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