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汉代瓦当“四神纹”浮雕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中地区汉代瓦当“四神纹”浮雕艺术研究
【摘要】: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汉代瓦当雕塑艺术的主要出土地。特别是关中地区汉遗址出土的各种“四神”纹饰瓦当,它从建筑艺术普通构件的功能中脱颖而出。以朴素的姿态,独树一帜的形式,,丰富了我国古代动物雕塑的造型类别。从浮雕创作的角度研析,它成功的拓展了我国传统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其艺术造型古拙坚实,营造于方寸之间而不失大气;动物造型动态夸张而浪漫,或蓄势待发或奔放跃动。在一个崇尚含蓄美的时代,它们间接地成为了一个盛世王朝彰显国威的含蓄载体。这一地区出土的“四神”系列纹饰瓦当,在极具东方民族地域特色同时,其整体精妙,大小聚散错落有致,造型高度概括,积极融入点、线、面的构成表现,手法多变渗透着装饰化的审美取向,形成了以“四神纹”为代表的关中地区的瓦当造型风格。展现了这一时代这一地域的本质文化现象,表露了大汉王朝鲜明地审美风格和时代追求。它以积极的姿态和拙朴的造型语言,影响着以后各代雕塑绘画等领域动物类题材艺术的表现语言形式,成为承前启后的一面典范旗帜。通过对其造型语言、构图原理、表现方式、装饰手法、制作技法等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发掘作品深邃的审美内涵和价值意义。
【关键词】:关中地区 汉代四神纹 浮雕艺术 动物纹瓦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9
- 1. 瓦当产生的历史成因及关中地区动物纹瓦当概况9-12
- 1.1 瓦当简述9
- 1.2 瓦当艺术的发展史9-10
- 1.3 瓦当的形制和已出土的汉以前瓦当地域分类10-11
- 1.4 继战国、秦陕西关中地区汉代动物纹瓦当概况11-12
- 1.5 陕西关中地区汉代动物纹瓦当的造型特点12
- 2.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浮雕造型语言12-27
- 2.1 “四神纹”简述13-16
- 2.1.1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的创作构思和文化背景14-16
- 2.2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的构图原理16-18
- 2.3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的表现语言特点18-25
- 2.3.1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的浮雕造型艺术形式18-23
- 2.3.2 “四神纹”瓦当的浮雕塑造表现手法23-25
- 2.4 装饰手法在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上的运用25-26
- 2.4.1 线刻在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上的运用26
- 2.5 “四神纹瓦当模式”浮雕造型的确立26-27
- 3. 关中地区汉代“四神纹”瓦当受前同时期及对汉以后其他动物雕塑作品的影响与比对27-30
- 3.1 战国、秦时期的动物雕塑对关中地区汉代瓦当“四神纹”的至深影响27-28
- 3.2 关中地区汉代瓦当“四神纹”雕塑艺术与同时期陵墓雕刻,画像砖石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及其对汉以后动物艺术造型的直接影响28-30
- 结论30-32
- 参考文献32-34
- 陕西关中地区汉代动物纹造型特点附表34-3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38-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发林;临淄齐故城的瓦当画花纹含意试探[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01期
2 焦南峰 ,王保平 ,周晓陆 ,路东之;秦文字瓦当的确认和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0年03期
3 程永建;洛阳东周两汉瓦当概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韩钊,王啸啸;中国建筑余话[J];考古与文物;1996年04期
5 陈晓捷;“临廷”瓦当跋[J];考古与文物;2000年02期
6 高维生;;瓦当(外一章)[J];散文诗;2006年11期
7 ;三言两语评新邮[J];上海集邮;2000年03期
8 张丽华;秦汉文字瓦当赏析[J];美术研究;1989年04期
9 李梅;中原地区莲花纹瓦当的类型与分期[J];文物春秋;2002年02期
10 ;耀县出土北朝莲花纹瓦当范[J];文博;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书林;;古相城汉瓦制作及瓦当防雷浅说[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彩凡;;秦文字瓦当述略[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3 孙铁山;;黄山宫瓦当分期研究之管见[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4 张玉春;;高句丽、渤海瓦当拓片[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蒋文孝;;试论秦都宫殿建筑装饰及特点[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6 王丕琢;;浅析书法与民俗[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蒋文孝;;试论秦都宫殿建筑装饰及特点[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许卫红;董卫剑;;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调查简报[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9 焦智勤;傅春喜;;邺·邺市·邺传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曾昭璇;曾宪珊;;南越国都城考古记[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居田;秦汉瓦当荟宝鸡[N];宝鸡日报;2008年
2 程小田;奇石“虎纹瓦当”[N];美术报;2003年
3 程小田;亿万年前的“虎纹瓦当”[N];中国商报;2003年
4 程小田;亿万年前的“虎纹瓦当”[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武威;瓦当的收藏与鉴赏[N];中国远洋报;2003年
6 刘家宏;新现的汉瓦当砖拓几种[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杨雪;从瓦当中收藏乐趣[N];云南日报;2003年
8 记者 柴海亮;内蒙古出土珍贵古代瓦当[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古召;漫话瓦当[N];市场报;2000年
10 李宪章;古钱与瓦当[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DANG HONG SON(邓鸿山);越南北部11~14世纪的砖瓦与屋顶装饰材料[D];吉林大学;2013年
3 仲星明;中国古代印刷图形探源[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张盟;公元前1千纪的内陆亚洲山麓通道[D];吉林大学;2013年
5 孙颢;高句玉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卢花;汉代瓦当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昌华;关中地区汉代瓦当“四神纹”浮雕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2 陈允兰;南京出土六朝瓦当纹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森;凤鸟纹瓦当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4 张迪妮;陕西瓦当在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丁晓雯;陕西地区秦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张晓光;模印制版与雕版印刷的关系探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越;渤海瓦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秀秀;瓦在中国环境装饰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一丽;洛阳白马寺屋顶雕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雷婧;唐代墓志四神图像纹饰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9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4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