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通信技术的近海水下古文物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12 08:29
本文关键词:基于3G通信技术的近海水下古文物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水下文化遗产 信息监管中心 GPS定位 声纳 雷达
【摘要】:我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蕴含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价值极高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乱世黄金,盛世古玩”,随着古物价值不断攀升,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成集团化一条龙式进行猖獗的盗捞和破坏性打捞。使得许多水下古物流失和遭到破坏。所以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妥善监管和安全保护势在必行。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开发和发展海洋战略、维护国家主权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课题通过对现有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3G网络为基础,建立一个集水下声纳监控、水面视频和雷达监控于一体的立体监控系统,以及一个信息处理监控中心,确保对水下蛙人、运载工具和水面违法作业船只的24小时监控。达到保护水下古文物的目的。课题采用分组研究方式,共分为两个研发小组,分别为远程监控终端研发小组和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研发小组,本论文主要讨论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本文研发的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主要有如下功能:基于GPS的监控终端及监控区域的地理位置展示、基于声纳的水下蛙人监控;基于雷达的可疑船只监控、保护区域的视频监控、可疑目标的报警功能和监控历史记录的存储与回放。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 信息监管中心 GPS定位 声纳 雷达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3;K8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前言12-13
- 1.2 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14-15
- 1.3.1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14-15
- 1.3.2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15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5-17
- 第二章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架构17-25
- 2.1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功能需求17-18
- 2.2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总体设计18-20
- 2.3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模块化设计20-23
- 2.4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功能可行性分析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关键技术25-30
- 3.1 视频图像处理25-26
- 3.2 声纳图像处理26-28
- 3.3 雷达图像处理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的实现30-55
- 4.1 控制线程实现32-38
- 4.1.1 身份验证模块实现32-34
- 4.1.2 报警模块实现34-36
- 4.1.3 终端控制模块实现36-37
- 4.1.4 历史数据回放模块实现37-38
- 4.2 数据收发线程实现38-42
- 4.2.1 私有通信协议38-41
- 4.2.2 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实现41-42
- 4.3 交互线程实现42-48
- 4.3.1 显示模块实现43-46
- 4.3.2 信息录入修改模块实现46-47
- 4.3.3 人工控制模块实现47-48
- 4.4 数据处理线程实现48-50
- 4.5 存储线程实现50-54
- 4.6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信息监管服务中心系统测试55-63
- 5.1 测试环境55-56
- 5.2 测试56-62
- 5.3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63-64
- 6.1 总结63
- 6.2 不足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9
本文编号:66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6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