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长春“满铁附属地”建筑风格特色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4:38

  本文关键词:长春“满铁附属地”建筑风格特色与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满铁长春附属地 满铁附属地 建筑风格 特色 保护


【摘要】:在中国东北近代城市与建筑史中,“满铁附属地”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特殊阶段。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在长春以南的中东铁路支线沿线建设了众多的铁路附属地,这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建筑风格独特,也成为日本对华侵略的桥头堡。“满铁长春附属地”地处中、日、俄三方势力的交会点,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满铁”建设的重要区域。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这里成为长春市历史建筑最为集中,风格最为独特的区域,长春市六个历史文化街区有两个在这里汇集,对这一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会使城市的完整性和时代性得以保留,这也是设立本研究课题的缘由。论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内容的概述,并梳理出论文的框架图;第二部分对与课题相关理论——“满铁附属地”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并阐述其分布状况与城市规划,对其在长春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细部构造和建筑形式的分析。通过与西方、日本的建筑进行对比,总结出外来文化和地域因素,对于“满铁”时期长春建筑的影响,阐述了“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风格的特征;第四部分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对“满铁”时期的建设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满铁长春附属地”历史建筑进行了分类整理,对于重要的历史建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了历史建筑保护的方法、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满铁长春附属地 满铁附属地 建筑风格 特色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7;K87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选题缘由12-14
  • 1.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4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4
  • 1.2.1 满铁附属地14
  • 1.2.2 满铁长春附属地14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4-16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6-19
  • 1.4.1 研究方法16-18
  • 1.4.2 研究框架18-19
  • 第2章 满铁长春附属地的形成与发展19-36
  • 2.1 满铁附属地的由来19-27
  • 2.1.1 历史背景19-21
  • 2.1.2 主要分布与规划设计21-27
  • 2.2 满铁长春附属地的形成与发展27-29
  • 2.2.1 形成与选址27-28
  • 2.2.2 扩张与发展28-29
  • 2.3 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的发展29-35
  • 2.3.1 初期的建设与发展30-33
  • 2.3.2 发展繁盛时期的更新33-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满铁长春附属地建筑风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36-54
  • 3.1 建筑形式与风格36-45
  • 3.1.1 建筑形式语言36-38
  • 3.1.2 建筑形式结构38-41
  • 3.1.3 建筑基本元素41-45
  • 3.2 影响因素45-49
  • 3.2.1 外来影响因素45-49
  • 3.2.2 地域影响因素49
  • 3.3 外墙饰面材料及特色49-53
  • 3.3.1 丰富的饰面材料49-51
  • 3.3.2 独特的饰面做法51-53
  • 3.4 本章小结53-54
  • 第4章 满铁长春附属地历史建筑的价值及保护措施54-81
  • 4.1 历史与文化价值54-59
  • 4.1.1 历史价值54-56
  • 4.1.2 文化价值56-59
  • 4.2 历史建筑分析及保护方法59-77
  • 4.2.1 历史建筑分析59-73
  • 4.2.2 保护修复方法73-76
  • 4.2.3 保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76-77
  • 4.3 历史建筑再利用策略77-80
  • 4.3.1 建筑功能的置换78-79
  • 4.3.2 循序渐进的更新79-80
  • 4.4 本章小结80-81
  • 结论81-83
  • 参考文献83-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7-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胥琳;;近代沈阳满铁附属地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J];建筑与文化;2013年10期

2 宋金玲,刘素范;“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满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沈燕;;长春满铁附属地之形成与规划建设[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2年00期

4 孟宪梅;郑兰;苏艳红;;“满铁资料”发掘研究之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吕汝泉;;浅析满铁对东北经济与文化的侵略[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孟宪梅;苏艳红;孟昕馨;;满铁机构设置及其实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丁晨曦;论“满铁”对中国“明暗双轨”的经济掠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赵朗;;日本在满铁附属地的鸦片贩毒罪行[J];理论学刊;2013年07期

9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楠;论“满铁”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移民侵略[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何璇;长春“满铁附属地”建筑风格特色与保护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3 房忠婧;满铁与东北殖民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迟延玲;满铁附属地对中国东北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5 朝木日勒格;“九一八事变”前满铁与东北政局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郭循春;1927年“满铁”在美国募债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王鹏飞;试论1914年满铁内斗事件与日本政情[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铃木纪衣子;山本条太郎与满铁经营述略[D];吉林大学;2015年

9 曹桓铭;满铁附属地青年学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于洋;从满铁长春图书馆到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7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