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砚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0:25
本文关键词:北魏砚台研究
【摘要】:砚,是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独特见证。“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自六千年前发轫之始,砚便伴随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经济和审美意识的见证,同时也是集材质、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实用工艺美术品,并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砚文化。传世的砚台数量较多,近年来在各地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有出土,这些砚台是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在墓葬、遗址考古出土的百余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砚台为基本依据,尝试对这一时期砚台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北魏出土的砚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形制、材质以及纹饰进行深入分析。第一章为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通过查找建国以来的考古相关文献资料,搜集这一时期全国出土砚台的具体数据,结合数据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砚台的出土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说明分析。第二章运用类型学原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砚台进行分类,将其形制与类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与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器物的发展相结合,总结这一时期的砚台发展演变的规律。这时的砚台材质种类更加丰富,无论在形制还是材质上都有了发展变化,不仅继承了秦汉时期的制砚技术,而且出现了新的创新,制作日趋精美,使用也更为广泛,其中陶瓷砚的使用也逐渐普遍,尤以青瓷为时代特色,奠定了后世砚台形制的重要基础,而材质的多样化和形制的艺术化,也为唐代四大名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介绍北魏出土砚台的基本情况,同时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砚台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这一时期的砚台发展演变的规律。第四章对大同市南郊建筑遗址出土的北魏石雕方砚进行个案研究,从出土地点、时代背景、出土的相关器物、研面和砚身及砚台底部的纹饰、造型内容、雕刻等角度来综合分析这件砚台的特点,最后为结语。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北魏 砚台 形制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5.4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序言11-14
-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时间框架的界定11-12
- 1.1.1 选题意义11
- 1.1.2 研究时间框架的界定11-12
- 1.2 研究成果及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13-14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砚台的分析14-24
- 2.1 魏晋南北朝出土砚台的形制分析14-21
- 2.2 北朝砚台的时代特点与发展演变21-24
- 第三章 北魏出土砚台研究24-31
- 3.1 北魏出土砚台介绍24-29
- 3.2 北魏出土砚台的形制分析29-30
- 3.2.1 北魏方形砚台的特点29
- 3.2.2 北魏圆形砚台的特点29-30
- 3.3 北魏出土砚台的特点30-31
- 第四章 大同市南郊出土北魏石雕方砚的研究31-47
- 4.1 出土情况介绍31-33
- 4.1.1 出土地点31
- 4.1.2 出土器物31-33
- 4.2 时代背景分析33-34
- 4.3 雕刻装饰技法34-37
- 4.3.1 雕刻技法34-35
- 4.3.2 装饰方法35-37
- 4.4 功能造型原理分析37-39
- 4.5 装饰元素分析39-45
- 4.5.1 砚面及砚底的装饰元素39-43
- 4.5.2 砚身的装饰元素43-45
- 4.6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2-53
- 承诺书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柏泉;;江西清江南朝墓[J];考古;1962年04期
2 吴炜;王勤金;徐良玉;李久海;;扬州胥浦六朝墓[J];考古学报;1988年02期
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简介[J];文物;1972年01期
,本文编号:697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9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