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古戏台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19 11:28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古戏台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山西古戏台 阳泉郊区古建筑 古戏楼


【摘要】:山西阳泉郊区,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源远流长,戏曲活动亦很频繁,但是介绍古戏台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却少之又少,而对现存古戏楼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一缺憾。阳泉郊区现存古戏楼主要分布在荫营镇、河底镇、义井镇、平坦镇、西南舁乡、旧街乡、李家庄乡。杨家庄乡虽有14个行政村,但是一座古戏台都不存在。 本文主要以阳泉郊区的行政区划为标准,对荫营镇、河底镇、义井镇、平坦镇、西南舁乡、旧街乡、李家庄乡三乡四镇的目前保存完好的48座古戏楼进行详细考察、细致描述,试图从阳泉郊区古戏楼创建样式、舞台题记、戏曲碑刻等诸多方面来论证阳泉郊区戏曲的繁荣,在戏台、神庙碑刻中提到的有关演戏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戏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大量依据,对我们从深层次挖掘戏曲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我们从神灵崇拜来研究庙宇的创建最初的原因,研究阳泉郊区古戏台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地戏曲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以及戏曲演出与政治、文化、经济、民俗、宗教的关系。 在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原因,古戏楼存在越来越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它们是古代戏曲文化繁荣的见证,是研究戏曲史的活化石,所以我们要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对阳泉郊区古戏台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梳理。因此,对阳泉郊区古戏楼的调查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关键词】:山西古戏台 阳泉郊区古建筑 古戏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3
  • 第一节 阳泉市郊区简介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3
  • 第一章 义井镇古戏台13-21
  • 一、 白羊墅寿圣寺戏台13-14
  • 二、 大阳泉五龙宫戏台14-15
  • 三、 大阳泉广裕祠戏台15-16
  • 四、 小河关帝庙戏台16-18
  • 五、 义东沟三义庙戏台18-21
  • 第二章 旧街乡古戏台21-23
  • 一、 佛洼关帝庙戏台21-22
  • 二、 枣园乐楼22-23
  • 第三章 西南舁乡古戏台23-29
  • 一、 东南舁天齐庙戏台23-24
  • 二、 孔南庄全神庙戏台24-25
  • 三、 代家庄戏台25
  • 四、 西南舁玉像寺戏台25-26
  • 五、 北大西庄戏台26-27
  • 六、 五里庄戏台27-29
  • 第四章 河底镇古戏台29-39
  • 一、 曹家掌大王庙戏台29-30
  • 二、 程庄五龙庙戏台30
  • 三、 邓家峪老君庙戏台30-31
  • 四、 东村龙王庙戏台31-32
  • 五、 河底通保观戏台32-33
  • 六、 龙光峪戏台33
  • 七、 牵牛镇观音庙戏台33-34
  • 八、 任家峪关帝庙戏台34-35
  • 九、 三都五龙庙戏台35-36
  • 十、 苇泊天齐庙戏台36-37
  • 十一、 下章召戏台37
  • 十二、 中佐关帝庙戏台37-39
  • 第五章 李家庄乡古戏台39-43
  • 一、 大西庄三圣庙戏台39-40
  • 二、 驼岭头润济大王庙戏台40
  • 三、 柳沟六泉庙戏台40-43
  • 第六章 荫营镇古戏台43-49
  • 一、 韩庄聚云楼戏台43-44
  • 二、 辛庄官窑戏台44-45
  • 三、 东梁庄大庙戏台45
  • 四、 山头五道庙戏台45-46
  • 五、 上烟藏山大王庙戏台46-47
  • 六、 上千亩坪戏台47
  • 七、 林里关王庙戏台47-49
  • 第七章 平坦镇古戏台49-61
  • 一、 东西畛观音阁戏台49-50
  • 二、 后峪三圣寺戏台50-51
  • 三、 马家坡龙王庙戏台51
  • 四、 赛鱼香严寺乐楼51-52
  • 五、 桑掌关帝庙戏台52-53
  • 六、 石板片老爷庙戏台53-54
  • 七、 吴家掌老爷庙戏台54
  • 八、 西上庄寿圣寺戏台54-55
  • 九、 中庄五祖庙戏台55-56
  • 十、 桃林沟观音庙戏台56-57
  • 十一、 前庄关帝庙戏台57-58
  • 十二、 西河三官庙戏台58-59
  • 十三、 石卜嘴三教庙戏台59-61
  • 结语61-63
  • 致谢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阳泉郊区戏曲碑刻辑录69-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星;王莹;;论戏楼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中的作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J];文物;1996年02期

3 黄竹三;;漫谈戏曲文物及其研究价值[J];文史知识;1996年04期

4 王福才;;山西古代戏台[J];文史知识;1996年04期

5 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J];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6 景李虎;;神庙与中国古代剧场[J];戏剧艺术;1993年01期

7 黄维若;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农村戏台对音响效果的若干追求[J];戏剧;2000年04期

8 车文明;;民间法规与罚戏[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冯俊杰;;山西神庙与戏台调研小结[J];中华戏曲;2002年01期

10 车文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研究综述[J];中华戏曲;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700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00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