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初论
发布时间:2017-08-20 19:15
本文关键词: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初论
更多相关文章: 燕山南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 人形雕塑 原始宗教
【摘要】:笔者全面搜集了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材料,拟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尝试进一步探索其内在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1章、基本材料与认识 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梳理了以往发现的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第2章、分类与形态 本文将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划分为圆雕人像和浮雕人面两大类,然后根据材质的差异,将圆雕人像和浮雕人面分别划分三型和五型。 第3章、分期与年代框架 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兴隆洼文化时期(BC.6000-BC.5000); 2、赵宝沟文化时期(BC.5000-BC.4500); 3、红山文化时期(BC.4500-BC.3000); 4、小河沿文化时期(BC.3500-BC.2500)。 第4章、功能与性质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 Aa型圆雕人像是原始先民崇奉的灶神和生育女神; Bb型圆雕人像是红山先民举行丰产巫术的“道具”; Bc型圆雕人像是红山先民崇奉的生育女神、农神和地母神; Bd型圆雕人像是南宝力皋吐先民的生育女神; C型圆雕人像是红山文化巫师身份标识的圣物,同时也是其举行巫术仪式时使用的法器; Cb型浮雕人面除个别可能为巫师进行巫术活动时佩戴的假面面具外,,绝大多数人面为神偶或萨满服上的装饰品; 除Cb型人面外的浮雕人面可能是神偶或萨满服上的装饰品。 第5章、区域特征 通过与黄河上游、黄河中下游和辽东半岛三个地区比较,笔者认为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形雕塑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信仰生育女神,一直流行裸体圆雕孕妇像。 第6章、余论 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原始宗教和巫术在社会生活和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燕山南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 人形雕塑 原始宗教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9.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基本材料与认识9-14
- 第2章 分类与形态14-18
- 2.1 圆雕人像14-16
- 2.2 浮雕人面16-18
- 第3章 分期与年代框架18-21
- 第4章 功能与性质21-32
- 4.1 Aa 型圆雕人像22-23
- 4.2 Bb 型圆雕人像23-25
- 4.3 Bc 型圆雕人像25-27
- 4.4 Bd 型圆雕人像27-28
- 4.5 C 型圆雕人像28-29
- 4.6 Cb 型浮雕人面29-31
- 4.7 除 Cb 型以外的浮雕人面31-32
- 第5章 区域特征32-34
- 第6章 余论34-36
- 注释36-40
- 附图40-53
- 附表53-60
- 后记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出土遗物综述[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2 陈星灿;;丰产巫术与祖先崇拜——红山文化出土女性塑像试探[J];华夏考古;1990年03期
3 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田广林;邵国田;;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年07期
4 朱永刚;吉平;;关于南宝力皋吐墓地文化性质的几点思考[J];考古;2011年11期
5 刘凤君;;中国史前裸体女塑像概述[J];美苑;1989年01期
6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年11期
7 ;座谈东山嘴遗址[J];文物;1984年11期
8 孙守道;郭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J];文物;1986年08期
9 杨泓;;中国古文物中所见人体造型艺术[J];文物;1987年01期
10 杨晓能;;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概述[J];文物;198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东峰;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永强;中国史前雕塑人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8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0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