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中的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中的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研究
【摘要】:城市是一个有机体,随着城市发展和功能变迁,城市更新成为必然,也成为当前各地城市管理者积极思考和探索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将通过总结和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旧城更新及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对历史文化街区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进行归纳和研究,并以烟台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两个街区为例,探讨下步保护性开发的思路和模式。本论文主要从两条线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归纳。一条线是城市更新的模式演变。以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演进为基础,综合分析北京、上海等地旧城更新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方面的实践探索,总结吸取正反面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烟台旧城更新中的一些得失和本地城市建设管理的特点,探索推演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可行性。另一条线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文化传承、历史沿革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理论研究的梳理分析,理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思路和模式。同时,对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为街区更新提供参考依据。由此,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通过对城市更新、文物保护、街区改造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结合烟台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思路方法和主要意义;第二部分,重点结合有机更新、微循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理论,归纳总结出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分析研究国内北京、上海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路径演进案例及启示;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烟台城市更新尤其是街区改造的历史沿革,并通过调研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两个代表性街区,获得街区目前现状和保护开发面临的困境,探寻进一步更新的出路;第五部分,重点围绕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模式在烟台的应用探索,论述了当前的机遇、可行性及意见建议。
【关键词】:烟台 历史文化街区 微循环 有机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绪论13-21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3-14
-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4-17
- 1.2.1 国内外旧城更新理论14-15
- 1.2.2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15-16
- 1.2.3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研究16-17
-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框架17-19
- 1.4 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的微循环有机更新理论21-29
- 2.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1
- 2.2 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模式评析21-22
- 2.3 微循环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与特点22-24
- 2.3.1 有机更新的理论23
- 2.3.2 “微循环式”更新理论的特点23
- 2.3.3 历史文化街区微循环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23-24
- 2.4 历史文化街区微循环有机更新的优势24-25
- 2.5 民间自发性微循环有机更新的趋势25-29
- 第三章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路径及其演进29-40
- 3.1 从大规模拆建到小尺度更新:北京大栅栏的改造路径29-32
- 3.2 从整体式拆旧如旧到渐进式整旧如旧: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路径32-34
- 3.3 从田子坊到“六大地标”:上海旧城改造路径34-37
- 3.4 国内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的启示37-40
- 第四章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及更新的挑战40-55
- 4.1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40-47
- 4.1.1 烟台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40-41
- 4.1.2 烟台山-朝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41-44
- 4.1.3 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44-47
- 4.2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调查与分析47-51
- 4.3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出路51-55
- 4.3.1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演变历程51-52
- 4.3.2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面临的具体困境52-53
- 4.3.3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模式偏差的分析及路径思考53-55
- 第五章 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在烟台的应用思考55-66
- 5.1 烟台山-朝阳街、奇山所城街区保护性开发面临的难得机遇55-56
- 5.2 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在烟台实施的可行性探究56-58
- 5.3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推行微循环有机更新的路径58-66
- 5.3.1 街区改造: 把人的诉求放在优先位置58-60
- 5.3.2 文物保护: 坚持保护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60-62
- 5.3.3 改造过程: 坚持循序渐进,实现街区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62-64
- 5.3.4 政府作用: 明确各级角色定位和优势特点,注重公平与效益64-66
- 参考文献66-70
- 参考书籍66
- 学位论文66-68
- 参考期刊68-69
- 网络资源69-70
- 附录1 烟台山-朝阳街区保护类别评价列表70-76
- 附录2 朝阳历史街区历史名胜与老字号遗址分布效果图76-78
- 附录3 奇山所城街区保护类别评价表78-82
- 附录4 奇山所城文物建筑遗址分布图82-83
- 附录5 烟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整治入户摸底调查表83-84
- 致谢84-85
- 附件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彪;刘晓敬;;北京老四合院改造中的色彩限定与有机更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向超伟;;中小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研究与探索——结合邵阳市东风路街区规划实践[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2 王磊;;对现代生活与传统空间共存的探索——重庆渝中半岛马鞍山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选平;;旧城改造的有机更新措施——以北京大栅栏五道庙街区城市设计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倪庆梅;孟献礼;;以人为本 有机更新 新旧融合——构筑现代功能需求与传统风貌延续双赢的旧城改造模式[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振澜;“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佳;“有机更新”理论与山西祁县古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胡必晖;城市有机更新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宁飞戈;基于类型—形态学观点的乡村民房有机更新[D];东南大学;2016年
5 张俊鹏;烟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中的微循环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娄本辉;西安老旧社区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策[D];西北大学;2011年
7 吴倩宇;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陈晨;浙江德清张陆湾村的有机更新策略与设计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9 胡莹;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
10 朱凌;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建筑有机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1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2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