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族古歌》看原始稻作生计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从《苗族古歌》看原始稻作生计的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苗族古歌 稻作生计 背坡湿地 移栽 枫香树 石抆
【摘要】:《苗族古歌》与《苗族古老话》传递出原始稻作生计得以形成的重要信息,同时也记录了苗族与古越族互为亲缘氏族的事实。结合城头山稻作遗址的考古成果,本文认为移栽野生稻是稻作生计形成的初始契机,而其根本原因则是稻作联邦的形成以及在此过程中氏族间的交流与迁徙。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苗族古歌 稻作生计 背坡湿地 移栽 枫香树 石抆
【基金】: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刘锋教授主持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课题“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7) 作者主持的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贵州与日本稻作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GDZT2012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被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黄河文明都是麦作文明,而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并与除黄河文明之外的三大古文明同样古老的稻作文明却长期被世界文明史忘却了。2000年以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遗址的发掘,长江文明的全貌逐渐清晰起来,但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圣伦;石雪;;苗族生命伦理观与苗族和谐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陈默涵;李佳成;;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艺术特征初探[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3 陈路芳;苗族先民朴素辩证法思想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石朝江;苗族史诗中的哲学社会思想萌芽[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刘仕海;;苗族民间生态意识浅谈[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郑旭文;;清代黔东南苗疆地区习惯法的法律人类学阐释[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周丽玲;;生命之源:苗族民间文学的阅读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杜卓;;苗族古歌的潜文本解读——以黔东南苗族古歌为个案[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翁家烈;;贵州苗族迁徙史之特点及其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杨正伟;试论苗族始祖神话与图腾[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丽玲;;生命之源:对苗族民间文学的一种阅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申卉芪;论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现代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涛;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潘志成;清代贵州苗疆的法律控制与地域秩序[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乐君;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与发展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陈日红;广西苗族歌谣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香;侗语熟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蒋怡敏;苗族服饰图案在数字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梁勇;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音乐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廖萍;苗族服饰的生态审美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杜卓;苗族古歌的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李红杰;昆明近郊大花苗服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燕宁;浅析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审美意识表现[D];云南大学;2012年
8 唐晴晖;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田春锋;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邢瑞鸣;苗族首饰再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东琳;;由原始神话到现实生活的道德思考——浅谈苗族古歌对苗族个体品德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吴一文;;苗族古歌的问答叙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龙仙艳;;苗族古歌研究百年回眸[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4 李子和;;论《苗族古歌》的时代特征[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05期
5 杨正伟;;论苗族古歌繁荣的文化渊源[J];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01期
6 单晓杰;;贵州雷山县西江苗族古歌的变迁[J];大舞台;2013年12期
7 胥忠国;;苗族古歌[J];山花;1982年08期
8 陈立浩;海南苗族古歌简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伍隆萱,李炳泽;《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评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杜卓;;苗族古歌的潜文本解读——以黔东南苗族古歌为个案[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姬德武 侯丽;《王安江版苗族古歌》获第四届省政府文艺奖[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安顺市古籍办 吴红庆;试析苗族古歌的历史文化价值[N];贵州民族报;2014年
3 杨启林;泸州市馆收藏民族古籍文献《四川苗族古歌》[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刘锡诚;走马苗寨[N];文艺报;2011年
5 记者 吴一鸣邋喻波 实习生 央金;见证民族文化的远古碰撞[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占杰;湘西苗族古歌的伦理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杨鸣岐;苗族古歌的文献价值浅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肖丽;黔东南《苗族古歌》“数字”原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卓;苗族古歌的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王曼利;文本背后的文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黎明明;苗族古歌的枫树原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欣;作为文化经济政治资源的蚩尤传说[D];山东大学;2012年
8 梁昭;“乱神”与“祖先”——汉苗传说中的蚩尤形象比较[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6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2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