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查海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
【摘要】:查海遗址是辽西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对于研究辽西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均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是理解考古材料的一个基础。它是探讨古人行为,了解过去的一个重要视角。 本文以查海遗址为对象,研究它的废弃过程,并对古人的废弃行为、遗址的废弃模式和遗址的废弃原因做出探讨。 本文分六章。第一章对废弃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运用陶器分析的方法对遗址进行了分期。在该部分,,我们发现可以根据遗址制陶的规律将查海遗址分为三期。 第三章对查海遗址的行为系统进行了重建,通过陶器、石器和房址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些遗存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讨论了遗址废弃程度的评估问题。在该部分,我们对废弃程度和废弃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用统计的方法对不同废弃程度下器物的分布状况作出了分析。 第五章对遗址内房址的废弃顺序做出了推测。在该部分,我们讨论了不同分期、废弃程度和房址建造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查海遗址的废弃过程做出推测,并对查海遗址的废弃模式和废弃原因做出了探讨。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认识, 1、查海遗址的三期代表的是古人对查海遗址三次比较连续的利用阶段,每一期都有古人在此相对连续的居住。我们对查海遗址做出的分期,不是一般意义上为建立时空框架所做的分期,而是功能意义上的,代表遗址的发展和废弃过程。 2、查海遗址各期的发展顺序推测如下:先在遗址边缘建造小型房址,然后向遗址内部建造中型和大型房址。房址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人口数量从少到多。空间布局上,各期的房址分布呈现出“聚居”的特征,第三期房址数量增多,呈向心状布局。 3、查海遗址采用的是一种混合原始农业、狩猎与采集的多元生计方式,这种生计方式是对当地生态交错带的适应,采用的是半定居半流动的居住模式,这种适应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分散风险。这产生了两种废弃方式。一类是短期离开遗址,进行狩猎采集活动,于是遗址被暂时性废弃,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废弃的含义更接近于暂时性的放弃,古人会预期返回以重新利用该遗址,在查海遗址中以第三期遗存中废弃程度较低的房址为典型代表。一类是对土地的周期性利用所带来的更长时间的废弃,这类遗址的废弃程度更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返回,在查海遗址中以一二期遗存为典型代表。 4、查海遗址的废弃模式是长期利用、周期性废弃、有计划废弃且废弃速度相对缓慢的遗址。查海遗址是辽西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不稳定定居的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查海遗址 废弃过程 遗址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9
- 引言9-11
- 第1章 理论研究11-21
- 1.1 考古材料的废弃过程12-14
- 1.2 遗址废弃的一般过程14-16
- 1.3 遗址废弃的原因16-17
- 1.4 废弃行为和废弃模式17-19
- 1.5 研究的误差分析19-21
- 第2章 遗址分期21-37
- 2.1 样本的代表性分析21-24
- 2.2 陶器、房址和遗址废弃过程间的关系24-28
- 2.3 陶器特征的研究与分期标尺的选取28-32
- 2.4 查海遗址的分期32-37
- 第3章 重建查海遗址的行为系统37-51
- 3.1 石器分析37-43
- 3.2 陶器分析43-45
- 3.3 房址分析45-47
- 3.4 查海遗址行为系统的重建47-51
- 第4章 查海遗址的废弃程度评估51-62
- 4.1 废弃程度的评估标准51-57
- 4.2 废弃程度的检验57-62
- 第5章 查海遗址的废弃过程62-74
- 5.1 废弃过程分析62-68
- 5.2 废弃原因的分析68-71
- 5.3 废弃模式的分析71-74
- 第6章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莉;玖迪丝·菲尔德;爱丽森·韦斯克珀夫;约翰·韦伯;蒋乐平;王海明;陈星灿;葛威;;全新世早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橡子和水稻的开发利用[J];人类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陈苇;;武都大李家坪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再探[J];四川文物;2008年04期
3 叶维廉;;陶器之发明系旧石器后期之重大突变——陈明远、金岷彬关于史前陶器时代之论证文章读后感[J];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04期
4 刘淼;胡远满;李月辉;常禹;张薇;;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6年03期
5 吉成名;西方人的屠龙观念[J];世界民族;2001年03期
6 吴克宁;王文静;查理思;鞠兵;冯力威;陈壮;于潇;;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性及古环境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雅峰;;海宁汉画像石墓的保护利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春雨;;城市中心地区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策略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Xiaoguang Qin;Jiaqi Liu;Hongjuan Jia;Houyuan Lu;Xuncheng Xia;Liping Zhou;Guijin Mu;Qinghai Xu;Yinxin Jiao;;New evidence of agricultural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ancient Loulan kingdom,China,around 1500 years ago[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4 MU Yan;QIN Xiaoguang;ZHANG Lei;XU Bing;;A Preliminary Study of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in the Horqin Regi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书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奎涛;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霍东峰;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志君;内蒙古东乌旗中蒙边界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孙治刚;磨沟式陶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萌;双塔遗址一期的动物利用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太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庞瑞m:;河北省中南部农田孢粉组合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党群;关中盆地全新世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的响应[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玉英;吉林西部晚全新世环境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8 黄晶;城市色彩的识别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赵文宇;泾河中游全新世野火与成壤环境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鑫;辽宁省自然灾害的第四纪环境背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4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