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鎏金器、银器保护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8:23

  本文关键词:鎏金器、银器保护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鎏金 LM 纳米TiO_2 TX 封护剂 腐蚀 电化学


【摘要】:2008年,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出土金器、银器、鎏金器二十余件,以阿育王塔为其代表,反映了宋代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器物外覆鎏金银板,银板采用捶碟工艺等制作佛像和题记,并镶有宝石等,文物价值很高。阿育王塔和其他银器、鎏金器出土时表面呈现黑色或灰黑色,且部分鎏金层脱落,出土后,由于环境因素影响,部分器物产生了新的腐蚀。鎏金银器由银胎和表面的鎏金层组成,主要是银胎的腐蚀,故以阿育王塔银胎的模拟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模拟环境介质即含Cl-、S2-中的腐蚀行为,故采用NaCl、Na2S溶液为腐蚀介质,并通过电化学、SEM-EDS、XRD、XPS等方法研究了腐蚀产物的生成历程、腐蚀速率、形貌、尺寸变化,揭示样品在腐蚀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本质、腐蚀行为和机理;通过静态挂片法、极化曲线法、EIS法等筛选出优良的缓蚀剂、封护剂,并对阿育王塔进行现场示范保护。 主要结论: (1)Ag在NaCl水溶液中,当NaCl浓度由0.1(wt)%升高到3.5(wt)%时,φc负移值、ic升高值均较小,,腐蚀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速度增加较小。而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迅速升高,钝化区的银试样以较高的腐蚀速率维持钝态。在上述浓度的NaCl溶液中在活化区电位+0.12VSCE恒电位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均为AgCl,且基体发生了孔蚀,且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高,AgCl生长速度增大,颗粒尺寸由0.1%NaCl水溶液中1-2um减小到3.5%NaCl水溶液中100nm;腐蚀层的颜色从灰白色变为黑色。 (2)银在Na_2S水溶液中,当浓度由20mg/L升高到5.0×10~4mg/L (5%),φc负移值,ic、活化区腐蚀电流密度升高值均较大,腐蚀的热力学趋势和动力学速率增加较大;在5%Na_2S水溶液中,活化区腐蚀电流密度随阳极极化电位升高而迅速升高,并以较大的腐蚀电流密度维持钝态;在20mg/LNa_2S水溶液中,活化区腐蚀电流密度随阳极极化电位的升高逐渐升高,并以相对5%水溶液而言较小的电流密度始终处于活化溶解状态。随着Na_2S浓度增大,银表面S~(2-)腐蚀活性中心多,Ag_2S颗粒生长速度增快、尺寸减小、数量多;在5%Na2S中,在活化区电位-0.8VSCE恒电位极化5h,颗粒尺寸为1.86-5.10nm;在20mg/LNa_2S中活化区电位+0.3VSCE恒电位极化8h,颗粒尺寸约为20um, (3)采用预膜法、重量法、动电位扫描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所合成的月桂基咪唑啉(LM)对Ag在Na_2S介质中的缓蚀效果;并与常用的含氮类缓蚀剂苯骈三氮唑(BTA)、含硫类缓蚀剂1-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A)的缓蚀效果相比较。在缓蚀剂浓度均为1%情况下,得出缓蚀率从大到小顺序为:PMTALMBTA。将1%LM和1%BTA复配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4)研究了用纳米TiO2改性的水性丙烯酸树脂(TX)对Ag的保护性能,得出纳米TiO_2可提高TX对Ag的保护性能,其中在2%TX中加入0.1%纳米TiO2形成的涂层,对Ag在5mg/L Na_2S水溶液中的保护性能最好。 (5)对缓蚀、封护双重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用1%LM+1%BTA复配缓蚀剂缓蚀后,再用封护剂2%TX+0.1%TiO2封护时,比单独用1%LM、1%BTA、2%TX对Ag的保护效果好。 (6)对鎏金样品进行的研究得出表面鎏金对银基体起加速腐蚀作用;当缓蚀剂、封护剂在银面及鎏金面都涂抹时的保护效果最好,仅涂银面不涂鎏金面保护效果次之,只涂鎏金面不涂银面的保护效果最差,所以在鎏金文物上涂抹缓蚀剂、封护剂时,最好是银面(或银胎)、鎏金面都涂抹。
【关键词】: 鎏金 LM 纳米TiO_2 TX 封护剂 腐蚀 电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6.43;TG17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绪论15-27
  • 1.1 鎏金工艺15
  • 1.2 鎏金器及银器的出土情况及腐蚀状态15-16
  • 1.3 鎏金器及银器的腐蚀研究及腐蚀产物检测研究进展16-20
  • 1.4 鎏金器及银器缓蚀研究进展20-24
  • 1.5 鎏金器及银器的封护研究进展24-26
  •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6-27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7-46
  • 2.1 研究方案27-28
  •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28-29
  • 2.2.1 实验试剂28
  • 2.2.2 实验仪器28-29
  • 2.3 实验原材料29-39
  • 2.3.1 银样品铸造和加工29-30
  • 2.3.2 银样品表面鎏金30-32
  • 2.3.3 阿育王塔、模拟样品检测32-39
  • 2.4 银样品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39
  • 2.4.1 动电位扫描39
  • 2.4.2 腐蚀产物分析39
  • 2.5 缓蚀剂的合成与检测39-44
  • 2.5.1 十二烷基双胍盐酸盐(BG-12)的合成、结构检测与效果评价39-41
  • 2.5.2 月桂基咪唑啉(LM)的合成、结构检测与效果评价41-44
  • 2.6 改性纳米 TiO2/TX 乳液制备方法44-46
  • 2.6.1 纳米 TiO2制备方法44
  • 2.6.2 改性纳米 TiO2/TX乳液制备方法44-45
  • 2.6.3 改性纳米 TiO2/TX乳液封护效果的评价方法45-46
  • 第三章 银样品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机制研究46-57
  • 3.1 模拟腐蚀介质的选择46
  • 3.2 银样品在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46-52
  • 3.3 银样品在 Na2S溶液的腐蚀行为52-56
  • 3.4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银的缓蚀剂、封护剂性能研究57-71
  • 4.1 BG-12 合成产物结构检测及缓蚀效果研究结果57-59
  • 4.1.1 合成产物结构检测57-58
  • 4.1.2 合成产物的缓蚀效果58-59
  • 4.2 LM 合成产物结构检测及缓蚀效果59-67
  • 4.2.1 合成产物结构检测59-60
  • 4.2.2 LM 缓蚀效果评价结果60-63
  • 4.2.3 LM 缓蚀机理研究63-65
  • 4.2.4 LM 与BTA 复配后的缓蚀效果评价65-67
  • 4.3 纳米TiO2改性TX对银的封护效果67-69
  • 4.3.1 弱极化测试结果67-68
  • 4.3.2 EIS 测试结果68-69
  • 4.4 缓蚀、封护双重保护性能评价69-70
  • 4.5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鎏金样品腐蚀研究71-77
  • 5.1 鎏金样品中鎏金层对银基体腐蚀的影响71-73
  • 5.2 缓蚀剂对鎏金样品缓蚀效果的研究73-75
  • 5.3 缓蚀、封护部位对鎏金样品腐蚀的影响75-76
  • 5.4 本章小结76-77
  • 第六章 南京长干寺鎏金器缓蚀、封护示范77-81
  • 6.1 保护前准备77-78
  • 6.2 缓蚀工艺78-79
  • 6.3 封护工艺79-81
  • 第七章 结论81-83
  • 参考文献83-89
  • 致谢89-91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91-93
  • 作者和导师介绍93-95
  • 附件95-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凯,许淳淳;钼酸钠对铁质文物的缓蚀作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寒冬;我国建筑涂料的现状及前景[J];长江建设;2004年04期

3 林宜超;;银制工艺品的变色与防护[J];材料保护;1993年03期

4 张东曙,蔡兰坤,祝鸿范,周浩;复配缓蚀剂防银变色协同效应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2年02期

5 李贤成;镀银防变色处理[J];材料保护;2002年11期

6 胡文,刘艳,朱如瑾;镀银件腐蚀变色机理及防变色方法[J];材料保护;2005年07期

7 张杰磊;郭忠诚;陈步明;;银及其产品表面改性现状与展望[J];电镀与涂饰;2007年11期

8 王晶;王新刚;刘艳霞;;月桂基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许世海,沈品忠;硫醇对银片的腐蚀性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4年05期

10 胡钢;吕国诚;许淳淳;吴小红;;BTA和钼酸钠对青铜的协同缓蚀作用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军平;郑捷;;两件鎏金青铜器的腐蚀分析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浩;;银器表面缓蚀封护涂层保护作用的性能评定[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忙忙;齐扬;;法门寺金银器蚀变因素分析[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清林;David A.Scott;;甘肃省肃南大长岭唐墓出土鎏金银杯金相学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yN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赵永峰;13Cr钢在CO_2-H_2S-Cl~-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其缓蚀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鑫;纳米氧化锌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的制备与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姗;纳米二氧化钛/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吴春莺;微量元素Y、Si对925银合金耐蚀性的影响及腐蚀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金祥;咪唑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2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52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