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与阿城金代铜坐龙及双鱼镜造型纹样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装饰图案与阿城金代铜坐龙及双鱼镜造型纹样特征研究
【摘要】:装饰图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装饰艺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这种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环境是分不开的。图案是装饰艺术领域中的创意和灵魂,是艺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装饰图案的创意及各种造型所附带的时代气息,折射出那个社会时代的物质需要和精神价值。图案是装饰艺术的核心与灵魂。图案也是表达装饰艺术思想的工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的装饰图案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魅力。人们利用这种装饰图案来作为表达方式,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与自己情感世界。图案的这种创造性、继承性和延续性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这些遗产是艺术的结晶,也是人们更好的了解先人的一种方式。图案对于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如何去继承传统艺术以及怎么样再去创新艺术,才能让装饰艺术更具有时代的魅力。 具有上千年文明史的龙纹饰,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装饰艺术的代表。金代的铜坐龙体现了艺术的创造性、继承性以及延续性的特点。本论文通过对金代铜坐龙的龙纹饰及造型的变化与发展研究,让大家对中国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当时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一个时期的双鱼镜也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双鱼镜是众多鱼纹镜中的代表,,从双鱼镜镜背花纹以及鱼纹等的各种变化,体现着每个历史时代的艺术发展脉络。古人运用自己无限的创造力和智慧,通过图案将艺术表现在不过数寸的平面内,这充分体现着历代人们对美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抽象 具象 装饰语言 金代铜坐龙 双鱼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课题来源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3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与综述11-13
- 第2章 装饰图案13-18
- 2.1 装饰图案的形式规律13-16
- 2.1.1 明确与单纯14
- 2.1.2 变形与夸张14-15
- 2.1.3 节奏与韵律15-16
- 2.1.4 诗意与理想16
- 2.2 本章小结16-18
- 第3章 装饰图案的创意18-25
- 3.1 装饰图案的设计形式18-19
- 3.1.1 抽象19
- 3.1.2 具象19
- 3.2 装饰图案的设计思维19-22
- 3.2.1 思维的整合性20
- 3.2.2 思维的反向性和正向性20-21
- 3.2.3 思维的无序性与有序性21-22
- 3.2.4 思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22
- 3.3 装饰图案的设计内涵22-24
- 3.3.1 装饰意境22-23
- 3.3.2 个性化表现23
- 3.3.3 勇于创新23-24
- 3.4 本章小结24-25
- 第4章 装饰图案的表现25-33
- 4.1 装饰图案的表现技法25-27
- 4.1.1 黑、白的块、面表现法25-26
- 4.1.2 线的表现法26
- 4.1.3 各种元素的表现法26-27
- 4.2 装饰图案的观察与设计27-29
- 4.2.1 变形28-29
- 4.2.2 视觉力29
- 4.3 装饰图案的色彩装饰性表现29-30
- 4.3.1 象征性的色彩表现29-30
- 4.3.2 自由性的色彩表现30
- 4.4 新的装饰语言30-32
- 4.4.1 符号化的语言30-31
- 4.4.2 内心情感的释放31-32
- 4.5 本章小结32-33
- 第5章 金代铜坐龙造型纹样特征33-40
- 5.1 铜坐龙33-34
- 5.1.1 铜坐龙的总体介绍33
- 5.1.2 北京铜坐龙的介绍33-34
- 5.1.3 阿城铜坐龙的出土34
- 5.2 阿城铜坐龙历史背景34-35
- 5.3 阿城铜坐龙的造型纹样特点35-36
- 5.4 铜坐龙的装饰纹样在雕塑中的作用36-37
- 5.5 铜坐龙给人们的启示37-39
- 5.6 本章小结39-40
- 第6章 金代双鱼镜造型纹样特征40-47
- 6.1 双鱼镜40-43
- 6.1.1 双鱼镜的总体介绍40-41
- 6.1.2 阿城双鱼镜的出土41
- 6.1.3 鱼纹铜镜的产生和流行41-42
- 6.1.4 双鱼镜的寓意42-43
- 6.2 阿城双鱼镜的历史背景43-44
- 6.3 阿城双鱼镜的造型特点44-46
- 6.3.1 鱼纹镜镜扭的变化44-45
- 6.3.2 鱼纹镜水波纹的变化45
- 6.3.3 鱼纹镜边缘的变化45
- 6.3.4 鱼纹镜鱼的变化45
- 6.3.5 阿城双鱼镜的饰纹在雕塑中的作用45-46
- 6.4 本章小结46-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3 储可可;;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田丹;;福建民间美术开发及与设计教育的融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晓玲;;论广告创意中的视觉化转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汪巍,过伟敏;信息时代的环境及其审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李鸣钟;;表现主义内在因素对绘画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8 朱露露;;马蒂斯的艺术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刘丹丹;;浅析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封丽娟;;数字设计在版面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尹嘉誉;;试析民间图式与陶瓷装饰的关系[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7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章益国;;对“通识”的三种误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华云;;商用汽车色彩设计浅析[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朱米娜;徽州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5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7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