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配置与齐、楚月令源流
发布时间:2017-09-05 01:07
本文关键词:“五音”配置与齐、楚月令源流
【摘要】: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揭示出三种不同的"五音"配置。差异的存在,缘于对不同乐律理论的采择,也代表了上古时期"楚月令"与"齐月令"两支主要的月令源流。楚、齐月令的宇宙论均渊源于式图,但在发展过程中,楚月令似更侧重于"成岁"理论的阐述,而齐月令则朝着"王官月令"的方向发展。最终,《吕纪》的"五音"配置成为秦汉以来的主流知识,并与儒家"五常"相结合;以《吕纪》为代表的"齐月令"也获得了秦汉"王官月令"的地位,并在汉代政治文化及儒家礼制的建立过程中发挥影响。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五音 齐月令 楚月令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月令统一与上古“政治时间”研究》(2015M57218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7.5
【正文快照】: 已知传世史料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五音”配置方式。而简帛文献的出土,增益了可资对比的样本数量。关于这一问题,刘乐贤、晏昌贵和武田时昌等学者都已作过颇为有益的探索[1]。这些探索似乎倾向于从“历时性差异”来解释“五音”排列顺序的区别。本文则提出“共时性差异”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王国良;;从清静无为到奋发进取——《淮南子》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5 吕斌;;支遁生平事迹及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张连伟;;古代寒号虫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7 尉利工;;《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高晓荣;;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段君妮;;墨子“非乐论”再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董小改;袁新春;;《淮南子》艺术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普慧;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79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9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