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金莲山墓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1:18

  本文关键词:金莲山墓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莲山墓地 石寨山文化 春秋时期 汉代 考古学


【摘要】:金莲山墓地为石寨山文化的一处墓地,因墓葬中保留了大量的人骨以及人骨所展现的特殊葬俗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以往对石寨山文化的研究,多是在没有出土人骨的情况下,开展的文化层面的研究,缺少对创造文化的主体—“人”的分析和研究。 作为石寨山文化的一个墓地,金莲山人骨等证据全面,关注社会形态,对石寨山文化的社会结构分析提供充分的资料。 考古学研究的目的是复原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石寨山文化的一个墓地,金莲山不仅在随葬品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存在大量的叠层葬等葬俗,为复原滇中地区石寨山文化的历史提供了条件。 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空框架研究,通过对金莲山墓地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建立起墓地的年代框架,这是其它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期和断代的讨论,揭示墓地的历时性特征;通过文化因素的分析,弄清其文化谱系。在共时的条件下,考察墓地的布局、墓区特征等。 (2)、复原历史,在金莲山大量完整人骨保存与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莲山墓地的研究,拟揭示墓地人们共同体的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和社会结构,开创石寨山文化研究的崭新领域。 (3)揭示规律,通过“人”与“物”的对应,将金莲山墓地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探讨石寨山文化的其它墓地的一些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探讨石寨山文化的动态社会结构。研究金莲山墓地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石寨山文化。 整个研究都是按照考古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中层研究和高层研究来进行的。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金莲山墓地属于石寨山文化的遗存,因此,必须对石寨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简史做一回顾,同时阐述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目标和主要关注点; 第二章:金莲山墓地的出土器物的分型、定式,出土遗物是认识其文化特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定其时空框架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金莲山墓地的分期和断代; 第四章:金莲山墓地的文化因素分析和谱系研究; 第五章:金莲山墓地的葬式和葬俗。 第一章至第五章,就是基础研究—金莲山墓地的时空框架和谱系研究。 第六章:金莲山墓地的社会结构分析,通过对金莲山墓地的死者的年龄和生理性别、金莲山墓地的性别与职业以及金莲山墓地的社会等级与性别和职业的分析,探讨金莲山墓地的社会结构; 第七章:石寨山文化其它墓地的社会结构分析,包括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官渡羊甫头和呈贡石碑村等几个墓地的社会结构分析; 第六和第七章就是中层研究—金莲山及其它石寨山文化墓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研究; 第八章:石寨山文化社会结构的动态考察,就是高层研究,探讨石寨山文化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第九章结语。 本文有诸多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了石寨山文化的“物”与“人’的对应关系。以往只知道墓葬中出土的器物,难以知道这些墓主的性别,通过金莲山墓地的分析,确立了石寨山文化的性别指示器,即不同性别的人随葬不同的器物,它的确立,对以后的石寨山文化其它墓地墓主性别的判定,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开创了石寨山文化研究的崭新领域。以往只注重石寨山文化的文化层面的研究,即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和谱系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该文化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层面的研究。《金莲山墓地研究》,分析了墓地死者的年龄和生理性别,,探讨了金莲山墓地的人群结构、年龄结构、性别与职业的关系以及人群的等级构成,不仅为石寨山文化研究,而且为云南青铜时代考古的深入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首次探讨了石寨山文化的一个墓地的居民的生存状况以及男女两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金莲山的女性比男性更长寿。男性的职业首选是与武士有关的行业,女性的职业首选是与纺织有关的行业,指出了石寨山文化是一个以男性为本位,妇女对男性依存度很高的社会。石寨山文化的整个社会是围绕武士来架构的。 (四)、重视对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往的研究,基本不会涉及考古学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通过对石寨山文化的社会结构的动态考察,发现了石寨山文化在云南滇中地区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探明了石寨山文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跨入复杂社会的。
【关键词】:金莲山墓地 石寨山文化 春秋时期 汉代 考古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8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第一节 石寨山文化发现和研究史10-20
  • 一、 石寨山文化的发现与发掘10-11
  • 二、 石寨山文化的研究11-20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关注点20-24
  • 一、 以往的考古学研究概况20-21
  • 二、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关注点21-22
  • 三、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2-24
  • 上编 金莲山墓地的时空框架和谱系研究24-86
  • 第二章 金莲山墓地的出土器物26-56
  • 第一节 陶器26-33
  • 一、 存储器26-29
  • 二、 水器类29-30
  • 三、 炊器类30-31
  • 四、 食器类31-32
  • 五、 工具类32
  • 六、 其它类32-33
  • 第二节 金属器33-52
  • 一、 武器33-42
  • 二、 手工工具42-46
  • 三、 农具46-48
  • 四、 生活用具48
  • 五、 青铜装饰品48-51
  • 六、 车马器51
  • 七、 钱币与印章51-52
  • 八、 礼器52
  • 第三节 石器52-53
  • 第四节 、玉石、玛瑙、骨牙、木质装饰品53-56
  • 一、 玉器53
  • 二、 玛瑙器53-54
  • 三、 绿松石器54
  • 四、 孔雀石器54
  • 五、 骨、牙器54-55
  • 六、 木器55-56
  • 第三章 金莲山墓地墓葬的分期与断代56-68
  • 第一节 金莲山墓地的分期56-61
  • 第二节 金莲山墓地的断代61-68
  • 第四章 金莲山墓地的文化因素分析及谱系研究68-80
  • 第一节 金莲山墓地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68-69
  • 一、 陶器的文化因素分析68
  • 二、 青铜器(含部分铜铁合制器和铁器)的文化因素分析68-69
  • 第二节 金莲山墓地的谱系研究69-80
  • 一、 陶器的谱系69-74
  • 二、 青铜器的谱系74-80
  • 第五章 金莲山墓地的葬式与葬俗80-86
  • 第一节 金莲山墓地的葬式80-81
  • 第二节 金莲山墓地的葬俗81-86
  • 下编 金莲山墓地的考古社会学研究86-136
  • 第六章 金莲山墓地的社会结构分析88-102
  • 第一节 金莲山墓地的人群构成研究—死者的年龄和性别88-89
  • 一、 男性88-89
  • 二、 女性89
  • 三、 未成年人89
  • 第二节 金莲山墓地的性别与职业89-94
  • 一、 性别及其性别标示性器物90-91
  • 二、 随葬品组合及职业的推测91-94
  • 第三节 金莲山墓地的社会等级与性别和职业94-102
  • 第七章 石寨山文化的其它墓地的社会结构研究102-127
  • 第一节 晋宁石寨山墓地的社会结构解析102-109
  • 第二节 江川李家山墓地的社会结构解析109-114
  • 第三节 呈贡天子庙墓地的社会结构解析114-118
  • 第四节 呈贡石碑村墓地的社会结构解析118-122
  • 第五节 官渡羊甫头墓地的社会结构解析122-127
  • 第八章 石寨山文化社会结构的动态考察127-134
  • 第一节 石寨山文化早期的社会结构127
  • 第二节 石寨山文化中期的社会结构127-129
  • 第三节 石寨山文化晚期的社会结构129-134
  • 第九章 结语134-136
  • 附表136-239
  • 参考文献239-247
  • 作者简介及其取得的科研成果247-248
  • 后记2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抱荣;安徽潜山二次葬俗的考察[J];东南文化;1985年00期

2 张增祺;;从滇文化的发掘看庄巤王滇的真伪[J];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01期

3 樊海涛;;云南古代贮贝器艺术[J];长江文明;2010年03期

4 杨建华;试论考古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及其方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5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年04期

6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09期

7 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J];考古;1961年09期

8 林声;;谈云南开始制造铁器的年代问题[J];考古;1963年04期

9 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J];考古;1963年06期

10 孙太初;;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第四次发掘|!报[J];考古;1963年09期



本文编号:801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01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