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文物”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9-12 02:27

  本文关键词:“文物”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文物 古器物 古物 骨董 古玩 物质文化遗存


【摘要】:现代"文物"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籍中的"文物"有着与今日不同的内涵,最初是指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传统礼乐文明和相应的典章制度,后来在有些语境下也包含了典章制度的物化表现形式,有时还指文明或文化。现代"文物"的概念在古代则用"古器物"、"古物"、"骨董"、"古玩"等名辞来表述;民国时期的官方文件一般用"古物"来表述,涵盖了一切有文化价值的古代遗物。民国时期重新使用的"文物"一词,与今日之"文物"有相通之处,奠定了现代"文物"内涵的基础。1950年后,"文物"成为正式的官方表述名称,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包括了从古代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切有价值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存。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关键词】文物 古器物 古物 骨董 古玩 物质文化遗存
【分类号】:K87
【正文快照】: “文物”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其内涵外延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今日之“文物”概念,古代和近代曾经有过不同的名称,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也有不同的认识。一古籍中“文物”的不同涵义中国古籍中“文物”的内涵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有很大不同,“文物”二字连

本文编号:834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34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