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代胡人俑中外造型因素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8:22
本文关键词:关中唐代胡人俑中外造型因素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胡人俑 丝绸之路 艺术交流 造型因素 比较研究
【摘要】:胡人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一个具有独特韵味的造型分支,大部分制作于隋唐时期,宋代已极少出现。陕西地区最早发现的胡人俑是1964年11月出土于陕西三原的李和墓,断代为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胡人俑在盛唐时期达到其艺术水准上的高峰,,至公元8世纪安史之乱后由于唐王朝的衰落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闭塞,生动的胡人俑形象开始慢慢消失。胡人俑是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一类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雕塑。陕西关中地区胡人俑传承了中国传统俑像的造型特征,注重富有韵味的人物外在动作表现,善于挖掘深邃的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由于塑造的都是西域外来胡人,也同时大胆地吸收借鉴了古代西亚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其造型语言可以概括为写实和写意并存,简练概括与夸张传神并重。造型手法糅合了东西方造型语言的精髓。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依稀可以让我们感到当时盛唐的繁华和中外艺术文化碰撞所擦出的绚烂火花。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唐胡人俑的造型语言、特征分析、艺术特色和审美理念等的解读,大量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探讨中国传统雕塑造型因素和古代西亚雕塑造型因素在胡人俑身上各自不同的体现,通过两种造型因素的比较研究来探寻其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特色和审美理念。
【关键词】:胡人俑 丝绸之路 艺术交流 造型因素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9
- 1. 陕西关中地区唐胡人俑概述9-15
- 1.1 时代背景概述9-11
- 1.2 艺术背景概述11-13
- 1.2.1 外来手工艺人的引入11
- 1.2.2 粉本与甄官署的影响11-12
- 1.2.3 中国传统造型精神的背景因素12-13
- 1.3 陕西关中地区唐胡人俑艺术语言13-14
- 1.4 陕西关中地区唐胡人俑艺术特色14-15
- 1.4.1 作品题材涵盖面广14
- 1.4.2 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理念与古代西亚雕塑造型因素融会贯通14-15
- 1.5 小结15
- 2. 关中地区唐胡人俑造型中的中外造型因素表现15-32
- 2.1 关中地区唐胡人俑与古代西亚雕塑相关的造型渊源15-23
- 2.1.1 眼睛——心灵之窗的塑造15-17
- 2.1.2 高耸的鼻梁和突出的眉弓17-18
- 2.1.3 宽肩、瘦腰、上半身呈现出倒三角形的造型手法18-19
- 2.1.4 典型的装饰性毛发处理手法19-20
- 2.1.5 宗教化的人物姿势20-22
- 2.1.6 “曹衣出水”衣纹样式的运用22-23
- 2.2 中国传统造型因素在唐关中地区胡人俑中的体现与区别23-30
- 2.2.1 圆雕、浮雕、线刻、绘画手法的综合运用23-25
- 2.2.2 “S”形曲线律动感的韵味25-26
- 2.2.3 中国传统的“传神论”影响与人文关怀精神26-28
- 2.2.4 意象化的人物表现手法28-29
- 2.2.5 唐关中地区胡人俑与先秦人物俑在外在形象上的造型区别29-30
- 2.3 小结30-32
- 结论32-34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3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6期
2 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J];考古与文物;1998年05期
3 任江;初论西安唐墓出土的粟特人胡俑[J];考古与文物;2004年05期
4 王立;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兼谈中国文学中的胡人描写[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韩建武;;陕西唐墓出土的胡人俑[J];收藏家;2000年04期
6 李秀兰;卢桂兰;;唐裴氏小娘子墓出土文物[J];文博;1993年01期
7 田进;;唐戏弄俑[J];文物;1959年08期
8 ;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4年01期
9 ;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07期
10 葛承雍;;唐代胡人袒腹俑形象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836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3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