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的建鼓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画像石中的建鼓研究
【摘要】:汉代画像石是众多汉代艺术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中以线刻雕法为突出特征,作于石壁、棺椁、墓室上,后用于搭建祠堂,有着分布广、藏量大、历时长等特点。在汉画像的中,建鼓是最为多见的形象之一。据文献记载,早在商代时建鼓就已经确立了“楹而树之”的基本形制,乐器多使用于祭祀和音乐场合。本文将汉画像石中的建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实物,对图像进行整理、分类和描述,并提出问题:建鼓鼓楹长度究竟适合坐击还是站击,建鼓顶端的“翔鹭”装饰究竟形成于哪个年代,“建鼓舞”是否存在,建鼓在画像石的中心位置和其周围一些形象有何意义?文章借用图画再现心理学和符号学的相关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图像的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 建鼓 图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5.5;K879.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引言8-13
- 第一章 汉画像石中建鼓形制13-39
- 第一节 汉画建鼓的分类13-22
- 第二节 建鼓形制分析22-38
- 2.1 标准型建鼓图像22-27
- 2.2 复杂型建鼓图像27-33
- 2.3 建鼓周围的附加物33-38
- 小结38-39
- 第二章 汉画像中的“鼓史”与建鼓使用场合39-51
- 第一节 汉画像中的“鼓史”形象39-41
- 第二节 建鼓舞名实探讨41-43
- 第三节 鼓史形象为何被看作为舞蹈43-45
- 第四节 汉画建鼓出现的环境及其在音乐主题中辨析45-50
- 小结50-51
- 第三章 汉代画像石中建鼓的象征意义51-60
- 第一节 汉画中建鼓的象征意义51-53
- 第二节 建鼓的象征意义53-56
- 第三节 汉画建鼓体现的深层含义及符号学阐释56-59
- 小结59-60
- 结语60-62
- 附录62-64
- 参考文献64-6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邯;汉代陕北画像石人性化的设计理念[J];美与时代;2005年09期
2 阎根齐;商丘汉画像石探源[J];中原文物;1990年01期
3 张新斌;汉代画像石所见儒风与楚风[J];中原文物;1993年01期
4 刘培桂;郑建芳;王彦;;邹城出土东汉画像石[J];文物;1994年06期
5 刘剑利;南阳汉画像石人物形象艺术特征考释[J];美术;2003年11期
6 贺福顺;张朝杰;曾祥君;董兴凯;朱华;张守东;;山东嘉祥新发现的汉画像石[J];文物;2007年01期
7 ;南阳市散存汉画像石选汇[J];中原文物;1985年03期
8 徐建国;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J];中原文物;1993年02期
9 范文;汉代画像石、砖的艺术风格与汉代精神[J];四川戏剧;2005年06期
10 赵超;汉代画像石墓中的画像布局及其意义[J];中原文物;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永德;;淮北汉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波;;被遗忘的色彩——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立光;;汉画像中的儒家思想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爱国;;山东汉画像石上孔门弟子图的启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郑先兴;;论汉画像艺术中的民间信仰性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江继甚;;济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闪彬;;浅论汉画像石的彩绘现象[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峰;曾宪波;;试析汉画像中的宗布神[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元;走进吕梁汉画像石[N];山西政协报;2006年
2 蒋英炬;临沂汉画像石艺术的历史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小凤;圣村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房道国 刘斌 何立 王爽 李勇;山东长清发现大型汉画像石墓[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廖静好;太华夜碧人间清钟[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刘苏;大汉王朝的史上史诗[N];徐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高云天 彭春祥;汉画像石精品艺术展今起在连云港市展出[N];徐州日报;2010年
8 廖静好;感受汉画艺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9 徐州博物馆 吴玲;略谈汉画像石题材中的祭祀供奉[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李力;汉画像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3 赵新平;汉马图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赵晨;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9 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兴立;汉画像石中的建鼓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卫雪怡;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安其乐;论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建鼓[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马婷;陕北汉画像石的艺术研究与探索[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5 吴佳佳;山东汉画像石装饰风格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6 杨宁;图石为书:山东汉画像石造型文化特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萌;试析汉画像石的绘画性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8 高莹;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10 赵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2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5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