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汉晋摇钱树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7:44

  本文关键词:汉晋摇钱树专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摇钱树 汉晋 钱币纹饰 佛像


【摘要】:摇钱树流行于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的中国西南和西北,成都平原是摇钱树的中心流行区域。摇钱树产生于东汉早期,盛行于东汉中后期,急剧衰减于三国时期,消亡于两晋时期。 摇钱树主要由树身和底座组成,,其树身枝叶上有铜钱纹饰,一般用于陪葬。除西南地区是摇钱树的主要流行区域外,甘、宁、青等西北地区也同样流行摇钱树。摇钱树的使用者主要是中下层官吏和豪强等有财力购买摇钱树的汉人和汉化的羌人,没有身份等级限制。 摇钱树上的钱币纹饰分为铸造和铜线捆绑两类。这些钱币纹饰产生于用于陪葬的厌胜钱、贮贝器以及东汉时期宽松的货币铸造政策,代表了死后世界对财富的向往和当时观念认为钱币本身所具有的与天沟通等超自然属性。 一些摇钱树上有佛教造像,并分为两种类型。这些佛教造像一方面显示了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西南的流行,另一方面显示了迦腻色迦对佛教的改造。其佛教造像是通过新疆由贵霜传入的。此外,摇钱树上还有西王母、星宿等造型,这些造型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仙术,而非早期道教崇拜。
【关键词】:摇钱树 汉晋 钱币纹饰 佛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1.4
【目录】: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图表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10-11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学术回顾11-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重难点14-16
  • 第二章 汉晋出土摇钱树的统计与分布16-32
  • 第一节 摇钱树统计16-27
  • 第二节 摇钱树分布27-32
  • 第三章 汉晋出土摇钱树钱币纹饰32-45
  • 第一节 摇钱树钱币纹饰的产生32-37
  • 第二节 摇钱树钱币纹饰悬挂类型37-40
  • 第三节 摇钱树钱币内涵40-45
  • 第四章 汉晋出土摇钱树上的神像45-57
  • 第一节 摇钱树上的佛教造像45-53
  • 第二节 摇钱树与两汉仙术的关系53-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4-65
  • 后记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2 宫治昭,李静杰;近年来关于佛像起源问题的研究状况[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3 何志国;安县与城固摇钱树佛像的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04期

4 赵殿增,袁曙光;四川忠县三国铜佛像及研究[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5 耿德铭;保山坝蜀汉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东南文化;1993年03期

6 束有春;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中的楚文化因子[J];东南文化;1994年01期

7 苏海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祁山道[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贺西林;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3期

9 赵建平,周效荣;摇钱树形灯[J];甘肃金融;2002年S2期

10 宫治昭;贺小萍;;犍陀罗初期佛像[J];敦煌学辑刊;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857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57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