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墓葬随葬猪下颌骨习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6: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史前墓葬随葬猪下颌骨习俗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史前时期随葬猪下颌骨习俗的时空分布。从距今8500年至4000年前,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可以分为五大阶段。不同阶段,该习俗的兴盛程度不尽相同。 其次文章从随葬品的数量、质量、墓圹面积等方面入手,讨论了有无猪下颌骨随葬的两类墓葬之间的区别,进而考察了随葬猪下颌骨与社会等级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猪下颌骨是财富、等级的指征物之一,大部分有猪下颌骨随葬的墓葬等级都比较高,,与无猪下颌骨随葬的墓葬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史前社会的分化情况。 文章还分析了随葬猪下颌骨与墓主人年龄、性别的关系。总体而言以男性随葬猪下颌骨居多,在个别遗址如塞墩、三里河等有不少女性随葬猪下颌骨。这反映了史前时期男性占优势地位,不过在一些文化中女性地位也不低。另外始终有少量老年人随葬猪下颌骨,从随葬品来看,墓主多在生前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也有一些儿童大量随葬猪下颌骨,反映了他们随葬品来源的方式有所不同。 另外,本文通过分析猪下颌骨与一些特殊随葬品的共存关系,指出遗址不同,社会等级的指征物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史前遗址中,石璧、白陶也逐渐成为社会较高等级的指征物,而鳄鱼鳞(骨)板、七孔石刀与大口尊则成为最高等级的象征物。 最后,文章讨论了随葬的猪下颌骨有可能与墓主生前有较多机会食用猪肉或举办宴飨活动有关。
【关键词】:史前时期 猪下颌骨 社会等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第一节 研究回顾7-1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11-12
- 第二章 时空分布12-31
- 第一节 第一阶段(距今 8500~7000 年)13
- 第二节 第二阶段(距今 7000~6000 年)13-15
- 第三节 第三阶段(距今 6000~5500 年)15-18
- 第四节 第四阶段(距今 5500~4500 年)18-22
- 第五节 第五阶段(距今 4500~4000 年)22-27
- 第六节 小结27-31
- 第三章 猪下颌骨与等级31-56
- 第一节 第一阶段(距今 8500~7000 年)31-32
- 第二节 第二阶段(距今 7000~6000 年)32-33
- 第三节 第三阶段(距今 6000~5500 年)33-36
- 第四节 第四阶段(距今 5500~4500 年)36-46
- 第五节 第五阶段(距今 4500~4000 年)46-55
- 第六节 小结55-56
- 第四章 猪下颌骨与墓主性别、年龄56-58
- 第五章 猪下颌骨与特殊随葬品58-62
- 第六章 结语与讨论62-65
- 附表65-93
- 参考文献93-98
- 后记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汝祚;大汶口文化獐牙勾形器和象牙雕筒文化含意考释[J];东南文化;1988年01期
2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J];东南文化;2004年03期
3 王永波;獐牙器——原始自然崇拜的产物[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4 贾汉清;从顾家坡墓地的发掘看史前时代文化交叉地带的部落冲突[J];华夏考古;2004年04期
5 王吉怀;试析史前遗存中的家畜埋葬[J];华夏考古;1996年01期
6 武汉市博物馆;洪山放鹰台遗址97年度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8年03期
7 罗运兵;;汉水中游地区史前猪骨随葬现象及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2008年01期
8 李桃元;龙永芳;黄文进;朱远志;陈勤;周伟;杨致梅;李湘;苏锦平;李云陆;刘苗苗;朱兴林;刘卫东;熊学斌;李丹;;湖北荆门龙王山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8年04期
9 ;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湖北邰县和均县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10期
10 郑笑梅;;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3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马萧林;[N];中国文物报;2004年
本文编号:861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6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