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明代两件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以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7 12:08

  本文关键词:明代两件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以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加彩木雕坐像 保护处理


【摘要】: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其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坐像保护处理工艺步骤:原始档案建立、表面清理、菌虫防治处理、木质朽蚀部位和彩绘层渗透加固、破损及残缺部位修复补全、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等。选择Primal SF-016作为两件木雕坐像的渗透加固材料,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较低浓度多次渗透的方法,保证了最佳的加固和防腐防虫效果;修补材料选择聚醋酸乙烯乳液和锯木屑调和补配。处理后的木雕文物器形完整,形态稳定,色泽协调,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这是对传世彩绘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日后同类文物的加固处理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深圳博物馆;
【关键词】明代 加彩木雕坐像 保护处理
【分类号】:K879.3
【正文快照】: 0引言木雕工艺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时期,商代某些遗址的墓坑中椁顶雕刻花板者已较为多见。至战国时,已由阴刻发展到主体圆雕阶段。该工艺的运用于魏晋南北朝时渐成规模,唐宋时更显光彩夺目,宋代还产生了混雕、隐雕、透雕和浅雕几大类型。宋以后及至明、清时,其适用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利平;贺艳梅;王云庆;;糟朽传世木质文物修复研究[J];华夏考古;2012年03期

2 邵安定;张勇剑;夏寅;段毅;杨军昌;;明代上洛县主墓出土彩绘木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J];文博;2009年06期

3 卢燕玲;;甘肃玉门花海西晋墓群出土木牍的保护[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年01期

4 陈庚龄;田小龙;;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汉代木牛车抢救性复原修复[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01期

5 卢燕玲;;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修复[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04期

6 杨蕊;李国强;;北宋富弼墓壁画修复之启示[J];艺术市场;2010年11期

7 卢燕玲;;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保护前期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冬芳,崔同林;青檀的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03期

2 郭金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吐蕃简牍保护简述[J];中国藏学;2007年02期

3 车克钧;杨临弟;贺红元;傅辉恩;;青海云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0年04期

4 艾卿,梁建萍,江萍,徐有明;水杉木材化学成份变异模式及其纸浆林的采伐年龄[J];华东森林经理;2004年04期

5 李志钢;黄军;;马尾松板材脱脂保色工艺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6 徐杰,朱娅加;江西省木材数据库检索识别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冯文土,周孝坚,葛康福;仿红木水热处理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8 马立治;;金属文物的清洗[J];清洗世界;2014年04期

9 屈佳;;陶瓷及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评价[J];商洛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陈庚龄;卢燕玲;;甘肃出土糟朽木器环境腐蚀作用与机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金明;;河北宣化辽墓群出土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宁;《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琦;建筑遗产保护中几个重要概念考辨[D];天津大学;2010年

2 田仕鹏;石质文物用无机—有机疏水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瑞辉;木荷播种育苗主要技术研究及省级标准的建立[D];中南林学院;2002年

4 崔同林;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对檀皮质量及宣纸性能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朱小丽;汉化像砖的劣化机理及保护[D];郑州大学;2009年

6 吕艳红;苹果梨木材性及其家具强度性能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树坤;基于多时相点云的贴金石质文物病害检测[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周乐;建筑壁画病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青莲;纸质文物的脱酸加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韩炜师;纳米SiO_2改性丙烯酸酯类文物保护材料B72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玲,田小龙,韩鉴卿;甘肃河西地区墓葬壁画与砖画颜料分析比较[J];敦煌研究;2002年04期

2 卢燕玲,韩鉴卿,田小龙,于宗仁;甘肃河西魏晋画像砖画面固色及砖体脱盐[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3 苏伯民,,李茹;三种加固材料对壁画颜色的影响[J];敦煌研究;1996年02期

4 马清林;;陶质文物保护方法综述[J];考古;1993年01期

5 薛俊彦;马清林;周国信;;甘肃酒泉、嘉峪关壁画墓颜料分析[J];考古;1995年03期

6 王世襄;中国古代髹饰工艺与漆画[J];美术;1983年10期

7 孙云嵩;茜草——红色的植物染料[J];丝绸;2001年11期

8 胡杰;;明清南方民俗木雕的鉴赏与投资[J];收藏界;2008年06期

9 樊娟;;饱水木器脱水定形方法类比[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3年01期

10 马清林,卢燕玲,胡之德,陈兴国,张岚;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回软方法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岚;;金属铸币腐蚀产物的养护处理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本文编号:86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6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