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从考古材料看战国秦汉时期昭通地区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17-09-18 01:07

  本文关键词:从考古材料看战国秦汉时期昭通地区文化交流


  更多相关文章: 昭通地区 本土文化 汉文化 交流


【摘要】:本文在昭通地区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来探讨战国秦汉时期昭通地区的文化交流,在这个时间段内昭通地区受到了多种文化,如本土文化、夜郎文化、滇文化、邛都文化、汉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在不同时期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及力度均不同。在汉武帝开拓西南夷以前,昭通地区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的聚滇文化、夜郎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文化;汉武帝开拓西南后,随着中原王朝对昭通地区影响逐步加强,汉文化逐渐取代本土文化,到东汉末年,昭通地区的文化表现和中原地区文化基本无异。 鉴于昭通地区的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甚少,很难对各个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笔者重点论述这时期对昭通地区文化演变及交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文化强弱变化,即本土文化和汉文化。这两种文化在昭通地区的影响也是分时期而有所侧重,本土文化可谓是贯穿于战国秦汉整个时期,只是各个时期对昭通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战国至汉武帝开拓西南夷前,本土文化对该地区起到主导作用,本土文化和其它文化虽有交流,但多为下层民众间的经济、军事、文化层面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基本为并列交往,彼此没有对对方的文化产生决定性影响。 到汉武帝对西南夷地区开拓后,伴随着“南夷道”的开通、郡县制度的设置及汉移民的进入,强势的汉文化以其先进性并伴随着强制性渐渐动摇了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渐渐的汉文化和本土文化展开了此消彼长的主导地位争斗,最终本土完成了“拒汉—亲汉—归汉”的发展历程,而汉族也完成了“蔑夷—亲夷—尊夷”的变化过程,双方心理的变化源于该时期昭通地区文化交流。
【关键词】:昭通地区 本土文化 汉文化 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1.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5
  • 一、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8-10
  • 二、研究现状10-15
  • 第一章 昭通地区考古材料概述15-50
  • 第一节 战国至西汉早期15-30
  • 第二节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30-38
  • 一、土坑墓30-32
  • 二、砖室墓32-35
  • 三、崖墓35-38
  • 第三节 东汉中晚期38-50
  • 一、砖室墓38-39
  • 二、崖墓39-50
  • 第二章 从考古材料分析昭通地区文化构成50-63
  • 第一节 战国至西汉早期50-56
  • 一、本土文化因素50-52
  • 二、滇文化因素52
  • 三、夜郎文化因素52-53
  • 四、巴蜀文化因素53-55
  • 五、邛都文化因素55
  • 六、中原文化因素55-56
  • 第二节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56-58
  • 一、本土文化因素56-57
  • 二、中原文化因素57-58
  • 三、巴蜀地域文化因素58
  • 第三节 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58-63
  • 一、中原文化因素59
  • 二、巴蜀地域文化因素59-63
  • 第三章 昭通地区文化交流63-82
  • 第一节 战国至西汉早期63-67
  • 一、经济层面64-65
  • 二、政治层面65-66
  • 三、葬俗层面66-67
  • 第二节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67-76
  • 一、经济层面68-69
  • 二、政治层面69-70
  • 三、文化层面70-75
  • 四、葬俗层面75-76
  • 第三节 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76-82
  • 一、经济层面77
  • 二、政治层面77-78
  • 三、文化层面78-81
  • 四、葬俗层面81-82
  • 第四章 昭通地区文化交流的原因及特点分析82-91
  • 第一节 昭通地区文化交流原因82-89
  • 一、地处交通要道82-83
  • 二、移民屯边83-85
  • 三、行政建制85-86
  • 四、民族融合86-87
  • 五、商业贸易87-89
  • 第二节 昭通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89-91
  • 结语91-93
  • 参考文献93-98
  • 致谢98-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季芳;;东汉墓发掘云南昭通桂家院子[J];考古;1960年05期

2 ;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J];考古;1962年08期

3 ;云南昭通马厂和闸心场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62年10期

4 王大道;;云南昭通象鼻岭崖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1年03期

5 陈本明;;云南昭通茨泥巴出土两面汉镜[J];考古;1982年03期

6 游有山;谢崇];;云南昭通市鸡窝院子汉墓[J];考古;1986年11期

7 谢崇];;云南昭通出土汉代文字砖[J];考古;1992年12期

8 李安民;试论树的文化意义与少数民族习俗[J];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04期

9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J];四川文物;2008年04期

10 张增祺;;云南青铜文化概论[J];思想战线;1979年04期



本文编号:87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7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