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7:14
本文关键词:桃源城变迁研究
【摘要】:桃源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地,秦代隶属于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临沅县辖地。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临沅县析置沅南县,自此桃源地域分别隶属于临沅、沅南两县。隋开皇三年(583),并临沅、沅南及汉寿三县为武陵县。北宋乾德二年(964)析出原沅南县及部分临沅县地域建县,因境内有桃花源,得县名“桃源”。桃源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临沅水,背靠延溪,有着宜人的气候、平坦的地势、便利的水陆交通。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桃源城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桃源县的前身是沅南县。沅南县治最初设在古城山,后来迁至浔阳坪。宋初桃源县单独设县以后,县治一直设在今漳江镇。最初城区规模较小,没有城郭。从明清到民国,桃源城城内空间形态不断演变。明成化十六年(1480),桃源城开始修筑城墙。最初为黄土夯筑的土城,后来改建石城,最后建成砖城,,并且挖掘了护城河。由于兵燹匪患,桃源城城墙几经兴毁,现已荡然无存。城内建筑也因为战乱和水患屡屡遭毁,历任县官不断重建、增修。所以,桃源城内建筑种类、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城区面积也不断扩大。清代,桃源城形成了以公署、学宫建筑为中心,街巷、石柜、亭阁、坛X蒽裘怼⒚窬印⑺靥痢⒎皇幸约俺枪舒洹⒐亓旱任钩涞某鞘懈窬帧
本文编号:886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88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