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敦煌本生故事画及其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9:18

  本文关键词:敦煌本生故事画及其艺术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敦煌 莫高窟 本生故事 壁画


【摘要】:佛教透过遍布各地名山大川的庙宇石窟,渗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现今人们也通过旅游与朝拜,不时地把自身与佛教联系起来。在佛教圣地观光或者朝拜的人群中,真正对佛教有所了解的可说是微乎其微。敦煌莫高窟在现代人来说或许是个旅游圣地,但在历代的造窟史中,它却是人生真理的现实思考和深层揭示。莫高窟的壁画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留下的脚印,从十六国到元朝,画师们的精心勾勒,走近莫高窟依旧可以感知它古老的气息,无声的震撼。莫高窟壁画是一部形象的百科书,值得一代又一代不同领域的人细细研究。大量的石窟壁画显示出它独有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其色彩解构的规律性、丰富的内容性、构图的多样性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显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进程。因此本论文针对环绕敦煌本生故事的题材,引导出相关文化因素的解读。整个研究步骤将现存文献、壁画资料以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诠释敦煌本生故事,运用考证的角度来分析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画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及理念。归纳总结各个时期石窟壁画的背景与特点.第一章绪论,先探究敦煌特殊的地理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日益中国化之贡献;并叙说本论文研究动机、现况、方法。第二章本章就敦煌本生故事的涵义、渊源、产生背景,与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的关系做一探讨,将敦煌的本生故事的定位界定清楚。其次,分析各时期本生故事之思想内涵。第三章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本生故事。对于各时期石窟的现况及本生故事画内容作研究,并对画中本生故事之主题和思想作一分析。综而言之,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几个历史时期,在敦煌早期壁画艺术是个开创与发展的阶段。关于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本生故事研究。对于本时期石窟的现况及本生故事内容的主旨加以分类,并析论其主题特色和思想内涵,此时敦煌石窟艺术为一成熟阶段。举例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年代所反映出不同的面貌。第四章论述敦煌本生故事在敦煌艺术的特色。研究当代艺术家们作品中汲取敦煌故事画元素,继承与探究其艺术风格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探讨敦煌壁画在现代人手中的发展之路了解国外对敦煌壁画的研究情况,侧重范围。第五章结论。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透过佛教的传入。而佛经的翻译和改编,不管从主题、题材、形象、文体以及思想情趣等方面来看,中国绘画自汉代佛教传入之后,绘画作品不同程度上运用了佛教思想或佛教故事的内涵,吸收成为中国人文化和心灵深层的一部分。探索大时代下的佛教壁画变化特色,分析展望国内外敦煌的未来发展与研究。
【关键词】:敦煌 莫高窟 本生故事 壁画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9.41;J2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1.1 敦煌石窟的人文背景12
  • 1.2 敦煌石窟的人文价值12-13
  • 1.3 研究范围与步骤13-16
  • 1.3.1 研究动机13
  • 1.3.2 研究现状13
  • 1.3.3 研究方法13-14
  • 1.3.4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6
  • 第二章 敦煌壁画丰富多彩16-22
  • 2.1 壁画的种类16-18
  • 2.1.1 佛像画16
  • 2.1.2 故事画16-17
  • 2.1.3 经变画17
  • 2.1.4 山水画17-18
  • 2.1.5 供养人18
  • 2.1.6 装饰图案18
  • 2.2 敦煌故事画的形成与发展18-22
  • 2.2.1 故事画的起源18-19
  • 2.2.2 本生的意义19-22
  • 第三章 历史变迁下的故事画22-58
  • 3.1 北凉——汉化的开始23-31
  • 3.1.1 舍身求法、牺牲救世27-28
  • 3.1.2 舍己护生、终升佛境28-31
  • 3.2 北魏——教化与融合31-37
  • 3.2.1 北魏石窟31-33
  • 3.2.2 舍己救虎、求登佛境33-35
  • 3.2.3 歌颂善良、贬斥贪邪35-37
  • 3.3 西魏——多种风格的融合37-40
  • 3.3.1 西魏石窟37-38
  • 3.3.2 舍身闻偈、求证佛法38-40
  • 3.4 北周——汉化的加剧40-48
  • 3.4.1 北周石窟41-44
  • 3.4.2 孝养双亲、修行佛道44-47
  • 3.4.3 戒除贪欲、因果报应47-48
  • 3.5 隋——大乘佛教的盛行48-51
  • 3.5.1 隋代石窟48-51
  • 3.6 唐——艺术风格创新多变51-54
  • 3.6.1 救世施身、修成正果52-53
  • 3.6.2 梵天请法、为法施身53-54
  • 3.7 五代——《贤愚经》屏风画的出现54-56
  • 3.7.1 贤愚善恶、宣扬佛教因果54-55
  • 3.7.2 孝亲爱民、终致成佛55-56
  • 3.8 宋、西夏、元——本生故事的没落56-58
  • 3.8.1 世俗化的贤愚经变故事画57-58
  • 第四章 敦煌佛教故事壁画展望58-62
  • 4.1 认识传统58
  • 4.2 衍变的轨迹58
  • 4.3 近代工作58-59
  • 4.4 国内外研究59-60
  • 4.5 继承与发展60-62
  • 第五章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6
  • 作者简介66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泽军;;敦煌本《文选注》补校[J];敦煌学辑刊;2011年02期

2 芜芯;;《敦煌本堪舆文书研究》出版[J];敦煌研究;2013年02期

3 张锡厚;关于“敦煌本唐集”、“怪圈”及其他——兼答徐俊同志[J];社科纵横;1997年05期

4 伍小R,

本文编号:913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13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