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里耶秦简“作徒簿”劳作者身份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3:32

  本文关键词:里耶秦简“作徒簿”劳作者身份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里耶秦简 作徒簿 徒隶 隶臣妾 官奴婢 隶妾居赀 仓隶臣妾


【摘要】:里耶秦简“作徒簿”中劳作者主体“徒”是“徒隶”的简称。在简中“徒隶”的具体范围应该仅指带有奴婢残余性质的刑徒“城旦春、鬼薪白粲、隶臣妾”和因犯罪者连坐的官奴婢。因为刑徒是从古代奴婢中不断分离出来,所以秦代的刑徒不免带有奴婢的残余性质,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在里耶简中,刑徒能和官奴婢合称为“徒隶”。就“隶臣妾”而言,在秦代它既包括刑徒,也包括因犯罪者牵连的官奴婢,所以在“作徒簿”中没有出现因犯罪者连坐的官奴婢记录,他们是以“隶臣妾”的身份存在。因“徒隶”包涵了刑徒和官奴婢,所以其性质就不免带有刑徒和奴婢的双重性。 “作徒簿”中出现了三种特殊“隶臣妾”身份。“隶妾居赀”是徒隶“隶妾”的一种处罚类别,让“隶妾”去服“居赀”的劳役。“居赀”虽然是有偿的短期劳作,但“居赀”者是服“城旦舂”劳役的,其劳动强度要大于“隶臣妾”。“隶妾居赀”就是“隶妾”在服刑期间又犯了破坏或丢失公物等经济犯罪,自身又没有资产偿还,就以“居赀”服劳役的形式偿还。“隶妾居赀”也是跟“居赀”者一样被居于城旦舂服刑,这种刑罚是重于“隶妾”但轻于“城旦舂”的。 “隶妾擎(系)舂”同“隶妾居赀”一样,是“隶妾”犯错被拘禁服“舂”的劳役,这是区别于“隶臣妾”和“春”的一种新的身份刑。 “仓隶臣妾”的出现,说明仓曹有管理“隶臣妾”的职能。在秦代“仓”这一机构可以设置到县、乡级别,而且仓曹内部还有佐、史、禀人等属官,作用很大。仓曹不仅负责田官、畜官的考课,而且还有一定的管理徒隶职能。就公布的里耶简所见,仓曹负责管理官奴婢“吏臣妾”,司空曹负责刑徒“隶臣妾”的管理。 “作徒簿”中还出现了两种特殊的刑徒,“仗城旦”是称谓老年“城旦”的一种身份刑。“城旦司寇”是“城旦”减刑以后的一种新的身份刑。
【关键词】:里耶秦简 作徒簿 徒隶 隶臣妾 官奴婢 隶妾居赀 仓隶臣妾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9;D924;K87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一 选题的背景9
  • 二 选题的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5
  • 第二章 “作徒簿”中“徒隶”的范围与性质15-30
  • 第一节 奴隶和奴婢问题15-17
  • 第二节 “作徒簿”所见“徒隶”的身份17-20
  • 第三节 里耶简中“徒隶”范围的分析20-25
  • 一 里耶简中“徒隶”争议的解析20-22
  • 二 “徒隶”的具体范围22-25
  • 第四节 “作徒簿”所见“徒隶”的性质25-30
  • 一 罪犯与奴婢关系25-26
  • 二 刑徒的奴婢残余性质26-30
  • 第三章 “作徒簿”中特殊“隶臣妾”研究30-50
  • 第一节 隶妾居赀30-38
  • 一 “隶妾居赀”的断句31-33
  • 二 “隶妾居赀”的性质33-36
  • 三 “隶妾居赀”产生的原因36-38
  • 第二节 隶妾击(系)舂38-39
  • 第三节 仓隶臣妾39-50
  • 一 “作徒簿”中的相关记载39-43
  • 二 仓曹机构的解读43-45
  • 三 仓曹与徒隶管理45-48
  • 四 相关问题的解释48-50
  • 第四章 “作徒簿”中特殊刑徒身份辨析50-53
  • 第一节 仗城旦50-51
  • 第二节 城旦司寇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个人简介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颉慧;张家山汉简中“隶臣妾”身份探讨[J];中原文物;2004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荣曾;出土资料与隶臣妾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4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14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