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造像的数字化保护
发布时间:2017-09-25 05:21
本文关键词:大足石刻造像的数字化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大足石刻造像 数字化保护 数字图像信息获取 三维建模 虚拟贴图
【摘要】:大足石刻造像作为我国古代石窟艺术晚期的经典之作,由于历史久远和当今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受到病虫害、风化、水蚀、崩塌、人为等因素破坏非常严重,造成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危机。如何让这一璀璨的石刻艺术瑰宝得到永久的保存,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是现今大足石刻造像保护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和艺术造型的角度来保护大足石刻造像,该数字化保护方式最终是以虚拟三维模型再现的形式,以达到石刻造像实体的保存目的。 本课题研究经过多次对大足石刻造像进行实地考察、测量,查阅和收集大量相关数字化保护文献典籍资料,并归纳总结,从而确立以数字化图像信息的获取、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和虚拟贴图几个方面为一体的大足石刻造像数字化保护手段。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通过对大足石刻造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浮雕、圆雕和多种雕刻形式结合的结构特征,探析出数字摄影是实施石刻造像数字图像信息获取的最佳方式。其次,针对这几种造像结构提出数字图像信息获取方式包括全景式、圆弧式和矩形式,并制定出具体操作方案。第三,探讨了基于二维图像的自动三维数字化建模和基于二维线描稿艺术家手动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并通过不同的实验案例来阐述三维模型构建流程;最后,对建立的三维模型实施纹理修复与真实化贴图,以达到石刻造像本体所具有的视觉效果并进行虚拟保存,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数字化保护过程。 研究成果表明:大足石刻造像这一系统的数字化保护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简单快捷和可操作性强。为实现大足石刻众多造像的数字化保护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技术性探索,对大足石刻造像数字的化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大足石刻造像 数字化保护 数字图像信息获取 三维建模 虚拟贴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2.1 国内现状13-16
- 1.2.2 国外现状16-17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8-19
- 技术路径19-20
- 2 大足石刻造像的结构特征分析20-27
- 2.1 浮雕造像的结构特征分析20-23
- 2.1.1 浅浮雕造像的结构特征分析21-22
- 2.1.2 高浮雕造像的结构特征分析22-23
- 2.2 圆雕造像的结构特征分析23-25
- 2.3 多种雕刻形式相结合的造像结构特征分析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石刻造像的数字信息获取27-36
- 3.1 石刻造像摄影环境概况27-29
- 3.2 石刻造像摄影数字信息的获取方式29-32
- 3.2.1 全景式29-30
- 3.2.2 圆弧式30-31
- 3.2.3 矩形式31-32
- 3.3 石刻造像数字信息获取的实施方案32-34
- 3.3.1 建立摄影平台32-33
- 3.3.2 摄影的图像效果控制33-34
- 3.4 石刻造像的图像数据信息筛选34-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4 石刻造像的三维数字化建模36-52
- 4.1 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数字化建模37-44
- 4.1.1 图像的预处理38-39
- 4.1.2 三维模型的构建39-42
- 4.1.3 三维模型的局部修改与检测42-44
- 4.2 基于二维线描稿的三维数字化建模44-51
- 4.2.1 图像边缘特征线的绘制45-47
- 4.2.2 图像边缘特征线的矫正47-48
- 4.2.3 艺术家手动构建三维模型48-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5 石刻造像的三维模型虚拟贴图52-60
- 5.1 石刻造像的图像纹理修复52-55
- 5.2 石刻造像三维模型的虚拟贴图55-58
- 5.3 大足石刻造像数字化保护的三维模型效果图展示58-60
- 6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青;朱光;侯妙乐;黄鹤;;基于四面体的不规则表面文物体积计算[J];测绘通报;2011年10期
2 霍笑游;孟中元;杨琦;;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J];东南文化;2009年04期
3 陈灼;黎方银;;2005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4 程日彬;周明全;李春龙;;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人脸建模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3期
5 刘子娟;王聪华;;古代泰山石刻的三维真实可视化[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6 魏宝刚;潘云鹤;;基于框架和规则的古代壁画色彩复原[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年04期
7 刘心平;温洋;;精美绝伦的数字化浮雕艺术[J];美术大观;2010年10期
8 王冠;;AutoDesk:让3D建模变简单[J];IT经理世界;2013年01期
9 孙红燕;龚德才;黄文川;;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金箔层的软化与回贴技术研究[J];四川文物;2011年05期
10 陈信华;林修锬;周苏;;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J];铁道勘察;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915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1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