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部和西南部新发现的洞穴遗址调查简报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中部和西南部新发现的洞穴遗址调查简报
更多相关文章: 洞穴遗址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贵州中部和西南部
【摘要】:贵州以更新世洞穴遗址发育在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近年来贵州中部和西南部洞穴遗址的调查发现进行报道。新发现的9处洞穴遗址均分布在珠江水系的盘江流域,文化遗物主要为石制品。黔中遗址的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燧石和硅质灰岩,而黔西南石制品原料多以河流成因的石英岩砾石居多;剥片技术主要为锤击法;黔中石制品的个体较小,而黔西南石制品的个体相对较大;石器组合以刮削器占多数。区域对比显示这些遗址的年代大致在距今3万年后的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本次调查丰富了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在贵州的活动信息,其中惠水清水苑大洞、长顺马路大洞和安龙路边大洞具有较大的工作前景。
【作者单位】: 贵州省文物研究考古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惠水县文物管理所;贵州省长顺县文物管理所;贵州省兴义市文物管理所;贵州省安龙县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 洞穴遗址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贵州中部和西南部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3)资助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1引言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隆起在四川盆地和广西盆地之间,又称贵州高原。境内平均海拔约1000m,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境内广泛分布碳酸盐类岩石,占据全省面积的76.5%,更新世期间岩溶发育形成众多洞穴、岩厦和小型山间盆地。在建国初期,贵州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文中;袁振新;林一朴;_5拃运;曹泽田;;尨州黔西县观音洞奻掘报告[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5年03期
2 吴茂霖;王令红;张银运;张森水;;贵州桐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01期
3 曹泽田;;猫猫洞旧石器之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02期
4 蔡回阳,王新金;安龙观音洞遗址首次发掘及其意义(二)[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5 王燕子;曹波;胡昌国;;贵州开阳打儿窝岩厦遗址试掘简报[J];长江文明;2013年01期
6 吴茂霖,张森水,林树基;贵州省旧石器新发现[J];人类学学报;1983年04期
7 李炎贤,蔡回阳;贵州普定白岩脚洞旧石器时代遗址[J];人类学学报;1986年02期
8 李炎贤;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划分[J];人类学学报;1993年03期
9 高星;卫奇;李国洪;;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森水;穿洞史前遗址(1981年发掘)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建华;;灿烂的黔中史前文化[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王将克;关于大熊猫种的划分、地史分布及其演化历史的探讨[J];动物学报;1974年02期
3 李有骞;陈全家;;嫩江流域汉代以前的石制品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4 朱之勇;;中国细石器起源之我见[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5 安瑞军;;浅论环境与下川文化[J];沧桑;2009年02期
6 徐苹芳;;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及其融合[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1期
7 徐淑彬,黄新中,赵敬民;山东郯城小麦城发现的打制石器[J];东南文化;1989年03期
8 陆勤毅;中国原始生产工具述论[J];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9 Eric Boёda,侯雪梅;旧石器时代东亚、西亚之间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04年03期
10 侯亚梅;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J];第四纪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森水;;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2 王益人;;关于下川文化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3 冯小波;;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化石[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武仙竹;吴秀杰;王运辅;屈胜明;;郧西人遗址动物群与古环境[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少坤;贺存定;秦利;魏光飚;肖红;裴健;;重庆市秀山县发现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兴龙;吴红敏;龙小平;;贵州省惠水县和长顺县发现的两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蔡回阳;;白岩脚洞的人化石和骨制品[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新金;;贵州红水河-北盘江流域(2005)史前文化新发现及其意义[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吴红敏;张改科;王新金;;贵州长顺新发现的洞穴史前文化遗址之打制石器[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吉笃学;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D];兰州大学;2007年
2 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李有骞;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工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虹;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郭振华;滇黔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李一全;三峡地区史前生业与居住[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丽;云南张口洞遗址的铀系年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英华;三峡地区石器工业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葸礼峰;试论云贵高原的旧石器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杜春磊;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出土石制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何钰婧;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剑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陈明辉;裴李岗时期的文化与社会[D];复旦大学;2013年
7 袁文明;河南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达源;长江三峡阶地的成因机制[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2 高星;裴树文;;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3 张森水;;内蒙中南部和山西西北部新发现的旧石器[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01期
4 贾,
本文编号:917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1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