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唐代宫廷女装中披帛的流行特色探析——以唐墓壁画图像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8 20:11

  本文关键词:唐代宫廷女装中披帛的流行特色探析——以唐墓壁画图像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服饰文化 唐代服饰 披帛


【摘要】:从着装的文化环境看,唐代披帛并非偶然出现、单一来源,作为世俗宫廷女装的必备饰品和舞蹈服装的重要道具,披帛代表了唐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流行特色和创新精神。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先进的纺织技术与机械、体系化的染料与织物奠定了披帛的流行色调和多元化质料。在女装造型的衍变中,披帛以其丰富造型与领型及衣襟搭配而调节整体服饰形象,至盛唐呈现出丰富新颖的披着方式而日臻成熟,成为中西方与本土服饰文化交融的佳证。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
【关键词】服饰文化 唐代服饰 披帛
【分类号】:K879.41;TS941.2
【正文快照】: 披帛作为唐代宫廷女装的流行配饰和舞蹈服装的重要道具极富装饰功能,是女性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披帛的披着方式多样,造型形态流畅,以绫、锦、纱、罗等多元化质料,与襦裙、半臂、袒领大袖衫等流行服饰的领型和衣襟搭配,与袒露肌肤虚实相衬,随着人体动态而飘逸舒展,恰到好处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英;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方怿;;通俗与流行的承诺——浅析服装设计中的波普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刘莹颖;;关于服装效果图表现的教学与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王续琨;常东旭;;服装科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和演进[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周永凯;田永娟;;服装款式特征与服装热阻的关系[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耿增民;周毅灵;;Web挖掘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沈雷;蒋学换;;长款羽绒服腰部多功能性的优化设计[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花娥;女性人体躯干部分体型特征参数探讨[J];北京纺织;2005年05期

9 郭斐;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罗春燕;;电脑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苏萌;PTT新纤维的无缝针织服装设计、工艺技术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李雪垠;着装意象审美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鲁虹;服装感性设计的知识平台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咏清;楚国刺绣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滕兆媛;基于设计因素的男装色彩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姜图图;时尚设计场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8 亓延;近代山东服饰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袁晓莉;生存与创物[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宋晓霞;弹性针织运动上装压力舒适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艳霞;街舞服饰造型风格与流行原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徐红;首饰与时装的“联姻”[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侯汝斌;男装经典形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金颐;自我表达的视觉呈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侯魏;基于胸部形态分类的三维钢圈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陈佳;服装样式发展“一体化”进程与“多元化”需要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方毅;吉林省“80后”女装流行色彩调查及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煜鑫;楚雄彝族头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7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37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