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墓葬所体现社会等级分化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2 07:31

  本文关键词:墓葬所体现社会等级分化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墓葬 社会等级分化 骨胶原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摘要】:墓葬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分化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墓葬形制、规格、随葬品组合等进行的墓葬等级制度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手段逐步应用到考古学研究之中,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骨骼胶原蛋白稳定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墓葬所体现社会等级分化的传统研究方法,探讨了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此研究领域的分析原理、研究案例等。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关键词】墓葬 社会等级分化 骨胶原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3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3YJCZH2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2014M551010) 特别基金(2015T80211)资助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资助课题(Q2014-8)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社会等级分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也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虽然阶级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但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因素,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获取财富的方式和数量等。众所周知,在一个不平等社会,社会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鹏;;墓葬等级分析中一种量化方法的思考——以大甸子墓地为例[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2 齐乌云,王金霞,梁中合,贾笑冰,王吉怀,苏兆庆,刘云涛;山东沭河上游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研究[J];华夏考古;2004年02期

3 韦正;;东晋墓葬制度的考古学分析[J];华夏考古;2006年01期

4 秦岭;;类型价值(TYPE VALUE)与墓葬价值(GRAVE VALUE)——介绍墓葬研究中的一种量化方法[J];华夏考古;2007年03期

5 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J];考古;1984年10期

6 胡耀武;王昌燧;;中国若干考古遗址的古食谱分析[J];农业考古;2005年03期

7 张雪莲;应用古人骨的元素、同位素分析研究其食物结构[J];人类学学报;2003年01期

8 裴德明;胡耀武;杨益民;张全超;张国文;田建文;王昌燧;;山西乡宁内阳垣遗址先民食物结构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段振美;从殷墟墓葬看商代社会等级分化[J];殷都学刊;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全超;Jacqueline T.ENG;王立新;塔拉;;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区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2 彭鹏;;墓葬等级分析中一种量化方法的思考——以大甸子墓地为例[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3 张国文;胡耀武;宋国定;李兴盛;胡晓农;王昌燧;;内蒙古三道湾和叭沟鲜卑墓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4 周燕,王铁夫,咸嘉泉,张延洁;岩石中微量铅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5 何德亮;张云;;山东史前居民饮食生活的初步考察[J];东方博物;2006年02期

6 高华中;朱诚;曹光杰;;山东沂沭河流域2000BC前后古文化兴衰的环境考古[J];地理学报;2006年03期

7 吴桂兵;;晋代墓葬制度与两晋变迁[J];东南文化;2009年03期

8 张全超;汪洋;翟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良渚时期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10年01期

9 王国安;稳定碳同位素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第四纪研究;2003年05期

10 胡耀武,何德亮,董豫,王昌燧,高明奎,兰玉富;山东滕州西公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迎春;;先秦冀州的农业经济[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商志远;树轮δ~(13)C变化特征的多角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孟勇;陕西出土6000年和1000年前古人牙齿结构、组成及病理特征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贺世伟;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赵兴云;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容丽;喀斯特石漠化区植物水分适应机制的稳定同位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王建柱;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动物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潇;南京市区六朝墓葬分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

本文编号:958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58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