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清华简《耆夜》的制作与史事

发布时间:2017-10-03 09:08

  本文关键词:清华简《耆夜》的制作与史事


  更多相关文章: 《耆夜》 制作年代 纪时方式 西伯戡黎 《蟋蟀》


【摘要】:《耆夜》主要讲述武王八年戡黎凯旋,众人饮至于文太室之事。其中武王与周公所赋诗歌占有大半篇幅。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学者从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三个方面对《耆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成果中大多将《耆夜》默认为西周文本,也有学者提出了战国拟作说。对西伯戡黎及《蟋蟀》作者等历史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对清华简《耆夜》的制作年代及相关历史问题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 关于《耆夜》的制作年代。从《耆夜》开篇“武王八年”的纪年方式看,这种将纪时置于篇首的风格在穆王、恭王后才出现,但使用谥号+王年即“某王某年”的纪年方式并未出现于商末乃至整个西周时期,而是在战国时期成书的文献中才能见到。因此从纪年方式的角度加以综合分析,证明《耆夜》的制作年代应为战国时期。 关于西伯戡黎问题。《耆夜》的出现使西伯戡黎问题更为扑朔迷离。关于文武分别戡黎说,从文献可信度、文武分别所戡黎之地望以及克商战略角度来看,难以信据。《耆夜》为后世托古之作,也使武王戡耆记载的可信度大为降低。楷伯并非毕公之子,不能得出因毕公征伐黎国有功而被分封于楷地的结论,武王戡黎说也难以成立。从各方面的情况来分析,传统的文王戡黎说不宜否定。 关于《耆夜》中的《蟋蟀》诗。《蟋蟀》表现出的思想因与周初执政理念不合,故非周公所作。与《诗·唐风·蟋蟀》相比较,《耆夜》中的《蟋蟀》是更早的原初本。它在战国时期传播至楚地,楚地士人基于楚地的社会风气,在诗学发展基础上对《蟋蟀》原初本加以利用,并假托周公之名嵌入《耆夜》之中,以达到诗教的目的。
【关键词】:《耆夜》 制作年代 纪时方式 西伯戡黎 《蟋蟀》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7.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2
  • (一) 研究工作的缘起8-9
  • (二)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9-11
  • (三) 《耆夜》研究现状简述11-12
  • 一、清华简《耆夜》的制作年代12-19
  • (一) 关于清华简《耆夜》制作年代的几种说法12-14
  • (二) 从《耆夜》纪年方式看其制作年代14-19
  • 二、西伯戡黎问题19-32
  • (一) 文武分别戡黎说19-23
  • (二) 武王伐黎说23-26
  • (三) 文王戡黎说不宜否定26-32
  • 三、《耆夜》中的《蟋蟀》诗32-42
  • (一) 《蟋蟀》非周公所作32-34
  • (二) 简本《蟋蟀》是比《诗·唐风·蟋蟀》更早的原初本34-37
  • (三) 战国楚地士人撰作《耆夜》是对《蟋蟀》原初本的利用37-42
  • 结语42-44
  • 主要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群;;清华简《(旨阝)夜》与尊隆文、武、周公——兼论战国楚地之《诗》学[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2 陈民镇;江林昌;;“西伯戡黎”新证——从清华简《耆夜》看周人伐黎的史事[J];东岳论丛;2011年10期

3 曹建国;;论清华简中的《蟋蟀》[J];江汉考古;2011年02期

4 田旭东;;清华简《耆夜》中的礼乐实践[J];考古与文物;2012年01期

5 刘成群;;清华简《乐诗》与“西伯戡黎”再探讨[J];史林;2009年04期

6 王鹏程;;“清华简”武王所戡之“黎”应为“黎阳”[J];史林;2009年04期

7 刘立志;;周公作诗传说的文化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杜勇;;从清华简《金~"》看周公与《鸱,

本文编号:964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64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