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丝路重镇:唐宋之际的于阗坎城——媲摩绿洲演变并六城问题辨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23:36

  本文关键词:丝路重镇:唐宋之际的于阗坎城——媲摩绿洲演变并六城问题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丝路文化 于阗 b\弥 捍广女林 媲摩 坎城 六城 一名多义 环境演变


【摘要】:文本利用出土文书,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探讨和田地区绿洲演变的历史轨迹和唐宋之际坎城的相关问题。汉代于阗兼并b\弥成为南道上的绿洲大国。唐于阗东境坎城地区位于原b\弥南侧的媲摩绿洲。坎城原称捍广女林,5世纪后系丝路南道重镇,市场活跃,棉纺丝织,远近驰名。中外商旅特别是汉地行人多驻足于此。唐代于阗地析十州,以坎城为中心的一州之地,东抵尼壤,北控神山,西接于阗市城一带,南与卢州相连。五代时于阗国地依旧,坎城或绀城称为绀州。唐坎城地扼军事通道——神山道,有坎城镇设置,为汉军守捉使驻地,或有汉城之称。本地百姓多聚居于附近的质逻六城(村),此系州刺史治所所在,作为州的行政首府,六城亦为州名的通称。由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加之不断战乱,媲摩绿洲逐渐退缩,11世纪后,东南沿河的克里雅绿洲代而兴起。
【作者单位】: 新疆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丝路文化 于阗 b\弥 捍广女林 媲摩 坎城 六城 一名多义 环境演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经济开发史”的成果
【分类号】:K878.3
【正文快照】: 一、b\弥绿洲演变与唐代坎城兴起汉代前期,西域塔里木盆地南缘,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绿洲城国:b\弥和于阗。前者人口稍多,兵力处于优势。《汉书·西域传》称:“b\弥国,王治b\弥城,去长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十,胜兵三千五百四十人……南与渠勒、东北与龟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逸畴;克里雅河地貌的形成与演化[J];干旱区地理;1990年01期

2 殷晴;古代于阗和吐蕃的交通及其友邻关系[J];民族研究;1994年05期

3 陈国灿;;唐安西四镇中“镇”的变化[J];西域研究;2008年04期

4 朱丽双;;唐代于阗的羁縻州与地理区划研究[J];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5 刘子凡;;P憢营田与水利——和田新出《P憢作状为■和田作等用水浇溉事》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丁俊;;有关和田出土的几件粮帐文书[J];西域研究;2014年01期

7 刘子凡;;于阗镇守军与当地社会[J];西域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居麦尼亚孜·赛迪艾合麦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策勒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2 王蕾;;唐代吐鲁番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管窥[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陆离;;吐蕃驿传制度新探[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杨铭;;唐代吐蕃与于阗的交通路线考[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6 陈国灿;关于《唐建中五年(784)安西大都护府孔目司帖》释读中的几个问题[J];敦煌学辑刊;1999年02期

7 党燕妮,翁鸿涛;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看民间宗教观念的变化[J];敦煌学辑刊;2001年01期

8 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释[J];敦煌学辑刊;2004年01期

9 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一)[J];敦煌学辑刊;2004年02期

10 刘戈;郭平梁;;“大宛汗血天马”揭秘——兼说中国家畜家禽阉割传统[J];敦煌学辑刊;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喇秉德;勉卫忠;;明清时期青海回族与新兴商业城镇的兴起[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船田善之;彭向前;;元代汉文公文书(文书原件)的现状及其研究文献[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3 周锦章;田广林;;内蒙古地区草原丝路古代货币经济述略(续)[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杨发相;曾凡江;吴玉伟;周杰;;新疆策勒沙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张久和;;文献记载的达怛诸部[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6 陈国灿;;唐安西四镇中“镇”的变化[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7 杨发相;曾凡江;吴玉伟;周杰;;新疆策勒沙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董永强;四至八世纪吐鲁番的多民族问题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7 苏士梅;唐代诚信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田振洪;汉唐时期的损害赔偿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3 娄晓瑞;清代南疆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杜晶;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区域差异的历史地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亚晶;晋唐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拉毛加;吐蕃简牍文献内容及其语法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荣霞;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董永强;三至八世纪吐鲁番地区的容量单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章燕;中国古代借贷契约的保证制度[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吉阳;天山天格尔第二峰地区全新世中后期冰川变化的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1987年04期

2 焦克勤,姚檀栋,李世杰;西昆仑山32ka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3 吉田孞;田卫卫;;有关和田出土8-9世纪于阗世俗文书的札记(三)上[J];敦煌学辑刊;2012年01期

4 朱丽双;;敦煌藏文文书P.t.960所记于阗佛寺的创立——《于阗教法史》译注之一[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5 樊自立;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与演变[J];地理学报;1993年05期

6 王北辰;古代西域南道上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J];地理研究;1983年03期

7 浦庆余;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1991年03期

8 袁玉江,李江风,叶玮;塔克拉玛干地区近四十年来的干湿变化[J];干旱区地理;1998年01期

9 孟宪实;;于阗:从镇戍到军镇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吉田孞;田卫卫;;有关和田出土8-9世纪于阗语世俗文书的札记(三)中[J];敦煌学辑刊;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念萱;纽约计程车[J];佛教文化;2004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973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73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