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碑刻文化建设探析
本文关键词:山东大学碑刻文化建设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碑刻文化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育人 文化产品
【摘要】:中国碑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意蕴深邃、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碑刻文化作品(石刻书画艺术)深美闳约、绮丽壮观、图文并茂、精美细腻、石质坚固、独具神韵,且涉及广泛、通古贯今、数量众多,具有巨大的文化、教育、历史价值,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 山东大学地处齐鲁文化发源地,得儒家文化之沁润,适宜建设儒学文化系列碑刻作品(碑廊)。籍此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菁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儒学碑刻文化作品是表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东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以及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以儒学文化碑刻作品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薪火传承,体现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和山大校园朴俭静肃的文脉特质。充分发挥碑刻文化的导向秉持、价值认同、情感陶冶、举贤励志等教化功能,培育健全完美人格。在构建山东大学师生理想信念、引领道德风尚、陶冶思想情操、树立人生典范、启迪心灵智慧、促进身心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传续继承,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
【关键词】:碑刻文化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育人 文化产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7.4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3
- 第1节 碑刻文化概述13-30
- 1.1 碑刻的起源与发展13-20
- 1.1.1 碑刻的起源13-14
- 1.1.2 碑刻的发展14-20
- 1.2 碑刻文化作品具有的功能与优势20-30
- 1.2.1 碑刻文化作品的特殊功能21-27
- 1.2.2 碑刻文化作品的独特优势27-30
- 第2节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0-45
- 2.1 碑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30-40
- 2.1.1 保存碑刻文献资料的需要30-31
- 2.1.2 营造高雅人文环境的需要31-33
- 2.1.3 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需要33-34
- 2.1.4 构建厚重文化氛围的需要34-35
- 2.1.5 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的需要35-36
- 2.1.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36-38
- 2.1.7 充分展现道德内涵的需要38-39
- 2.1.8 彰显百年山大精神的需要39-40
- 2.2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建设的可行性40-45
- 第3节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45-61
- 3.1 儒学文化碑刻代表作品45-53
- 3.1.1 《论语画解》碑刻作品45-47
- 3.1.2 《孔子圣迹图》、《孔门十哲》碑刻作品47-50
- 3.1.3 《易经画传》碑刻作品50-53
- 3.2 中华传统美德碑刻代表作品53-59
- 3.2.1 《二十四忠图解》碑刻作品53-54
- 3.2.2 《二十四孝图解》碑刻作品54-56
- 3.2.3 《弟子规图解》碑刻作品56-57
- 3.2.4《朱子治家格言图解》碑刻作品57-58
- 3.2.5 《护生画集图解》碑刻作品58-59
- 3.3 中国书法艺术碑刻代表作品一《书法发展史》59-61
- 第4节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作品的表现特点与规划布局61-73
- 4.1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作品的表现特点61-69
- 4.1.1 以文立德以德育人61-63
- 4.1.2 引书入画以画显真63-65
- 4.1.3 经典丰碑以碑传世65-69
- 4.2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作品的规划布局69-73
- 第5节 山东大学碑刻文化作品的扩展与提升73-85
- 5.1 释学文化碑刻代表作品—《法界源流图》73-74
- 5.2 道学文化碑刻代表作品—《朝元图》74-76
- 5.3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碑刻代表作品76-85
- 5.3.1 《御批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碑刻作品76-78
- 5.3.2 《毛泽东主席给高亨教授信件》碑刻作品78-79
- 5.3.3 《山东大学历史名人》碑刻作品79-80
- 5.3.4 《山东大学政贤笔墨》碑刻作品80-82
- 5.3.5 《山东大学校歌词谱》碑刻作品82-83
- 5.3.6 《山东大学校园道路名称标识》碑刻作品83-85
- 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5
- 致谢95-9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旭;秦汉碑刻研究(下篇)[J];南方文物;2000年02期
2 鲁础红;邯郸武灵丛台碑刻述略[J];文物春秋;2005年03期
3 杨晓春;;清江清真寺现存清代碑刻的初步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菡;;国家图书馆藏密云古北口杨令公祠碑刻考略[J];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06期
5 惠礼;;我国宋代少数民族地区碑刻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6 王盛婷;;汉魏六朝碑刻委婉语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孟学华;刘世彬;;明清时期贵州平塘县毛南族地区的社会组织形式探析——平塘县毛南族地区几处碑刻的社会学价值[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桥驿;;《水经注·金石录》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9 徐无闻;《寰宇贞石图》浅说[J];江汉考古;1988年01期
10 汪育江;乌江流域的摩崖碑碣[J];中华手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四川新出土一批汉代碑刻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春梅;;河东“丁戊奇荒”探研——以河东碑刻为主[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振宇;;试析《桑园围全图》碑刻[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宋荐戈;;成仿吾在山东大学的建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康兴军;;《药王庙孙真人碑记》的整理与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西门子自动化系统部总经理安晓杰先生率全集成自动化卡车访问山东大学[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玉非;;华岗与建国初期的山东大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史若民;;从平祁太留存碑刻看其经济社会变迁[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祝成光;;TGC探测器的研制和效率检测[A];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实验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柯;保定的古代书法碑刻[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文管锁;浅谈荣州碑刻[N];自贡日报;2005年
3 ;“袖珍碑刻”的价值[N];美术报;2005年
4 范翔宇;碑刻文化 纪事存史[N];北海日报;2010年
5 川谷;碑刻档案觅仙踪[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整理 阮帆 肖迪;碑刻中暗藏正史之外的北京[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全政;真诚守护每一位师生的安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白向忠邋本报记者 王建梁;一路追着环保走[N];科技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德辉 通讯员 王静 实习生 王远;在产学研的广阔海洋纵横驰骋[N];联合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宋全政邋通讯员 周大白 张果红;学生登台讲课 师生田间调研[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董a渤,
本文编号:978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7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