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

发布时间:2017-10-06 13:06

  本文关键词: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的新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凤雏建筑群 聚落结构变迁 专业知识 学习与创新


【摘要】:本文利用周原遗址2014年发掘的凤雏三号基址(F3)和以前的凤雏甲组建筑、云塘—齐镇建筑群、召陈建筑群,从建筑组合的类型学分析,三大建筑群在周原遗址聚落变迁中的位置,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角度出发,论证凤雏甲组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指出周人的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凤雏建筑群)应是对商代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学习。结合西周铜器铸造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可发现大型建筑也遵循着同样的过程,即西周早期的凤雏建筑群秉承商代建筑特征,中期的召陈建筑群体现周文化特征,晚期的云塘—齐镇建筑群,此后秦马家庄宗庙建筑延续其风格。最终推测凤雏建筑群的设计者的族属为商人,而其使用者身份的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凤雏建筑群 聚落结构变迁 专业知识 学习与创新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自1977年发掘以来,对周原遗址凤雏建筑基址的讨论就一直在进行之中。讨论主要集中在建筑基址的年代、性质及功用和甲骨的族属等方面[1]。2014年,周原考古队又对凤雏基址南侧的F3和F4进行了发掘[2],研究成果已有发表[3]。由于凤雏甲组、乙组、F3、F4位于同一区域,方向一致,及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军,徐良高;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尝试性浮选的结果及初步分析[J];文物;2004年10期

2 张雪莲;仇士华;;周原遗址云塘、齐镇建筑基址碳十四年代研究[J];考古;2004年04期

3 雷兴山;;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J];华夏考古;2009年04期

4 孙周勇;;周原遗址先周果蔬储藏坑的发现及相关问题[J];考古;2010年10期

5 种建荣;雷兴山;郑红莉;;试论周原遗址新发现的空心砖[J];文博;2012年06期

6 ;资讯·国内[J];大众考古;2014年02期

7 孙周勇;;西周石sΦ纳翁,

本文编号:982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82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