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双砣子三期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8:11

  本文关键词:双砣子三期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砣子三期文化 文化内涵 源流 文化互动


【摘要】:双砣子三期文化正是辽东半岛外来文化逐渐退出、而本地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它是继双砣子二期文化之后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辽东腹地同期遗存比较,构成鲜明的地域特征。双砣子三期文化既有对本地区原有土著文化的继承发展,又有逐渐形成并最终推广到整个辽东地区新文化因素的增长,此时,辽东半岛正处于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连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已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此同时,周邻地区许多考古文化也已达到比较发达的程度。在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房文化,使得辽东半岛的青铜文化步入鼎盛时期,其影响甚远。因此,双砣子三期文化的研究,对于青铜时代的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双砣子三期文化的遗址材料,除双砣子遗址第三期遗存外,还包括于家村上层、大嘴子三期、小黑石砣子上层、大砣子、金州大沟头、金州庙山晚期B类陶器、尹家村一期,以及岗上遗址“墓地下部的文化层及遗物”。其次,早年日本人发掘的羊头洼、望海埚、单砣子等遗址来窥探双砣子三期文化对于大连地区组建形成的土著文化的影响。另外,通过于家砣头积石墓、王宝山积石墓以及土龙积石墓来探讨当时的社会情况。然后,通过探讨双砣子三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来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的交流。最后再结合文化的源流来看,使得双砣子三期文化系统、全面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关键词】:双砣子三期文化 文化内涵 源流 文化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一、 绪论6-12
  • 二、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典型遗址分析12-27
  • (一) 典型遗址12-20
  • (二) 其他遗址分析20-22
  • (三) 典型遗址的分段22-27
  • 三、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墓葬27-33
  • (一) 主要墓葬分析27-31
  • (二) 典型器物形制分析31-33
  • 四、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33-36
  • (一) 经济形态的发展33-34
  • (二) 聚落形态分析34-35
  • (三) 社会性质35-36
  • 五、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源流36-39
  • (一)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渊源36-37
  • (二)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流向37-39
  • 六、 双砣子三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39-44
  • (一) 马城子文化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关系39-40
  • (二) 高台山文化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关系40-41
  • (三) 珍珠门文化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关系41-42
  • (四) 新岩里二期类型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关系42-44
  • 七、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文明;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赵宾福;;马城子文化新论——辽东北部地区夏商时期遗存的整合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3 王锡平;胶东半岛夏商周时期的夷人文化[J];北方文物;1987年02期

4 吴世恩;关于双房文化的两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5 杨荣昌;;辽东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J];北方文物;2007年01期

6 陈山;徐韶钢;张桂霞;;大连庄河平顶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11年01期

7 赵宾福;张伟;;于家村砣头墓地的分段与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分期[J];北方文物;2011年04期

8 刘俊勇;;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文化与周围文化的关系[J];东北史地;2008年03期

9 张翠敏;;于家村砣头积石墓地再认识[J];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10 赵宾福;;关于双砣子一、二期文化的三点新认识[J];东北史地;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992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92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