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的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0:10

  本文关键词: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的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彩绘陶器 加固 榆林地区 汉代


【摘要】:陶质彩绘文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存在时间长、分布地域广,不同文化陶质彩绘文物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颜色纹饰,拥有丰富的信息内涵,是重要的历史信息承载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商贸、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的自然环境风化,文物埋藏、保存环境不佳,以及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使许多富含珍贵历史信息的陶质彩绘文物遭到破坏,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保护修复这些陶质彩绘文物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紧迫性。本文以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榆林彩绘陶器病害调查、样品成分分析及制作工艺研究。据调查这批陶器共有12种病害类型,颜料脱落、表面结壳、褪色变色、泥土覆盖、划痕、可溶盐析出等病害为主要病害种类。对彩绘颜料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对陶胎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X射线荧光法(XRF)、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热膨胀仪等方法对陶片样品进行了结构、元素、显微、物相、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颜料主要有炭黑,骨白、白土、朱砂、铁红,群青、中国紫等。陶片为当地取土烧制的加砂陶,陶片结构较密实,烧成温度和岩相分析验证部分陶片有釉化现象。 第二部分:几种高分子材料膜性能研究。选取Paraloid B72、Paraloid B48N、Primal SF-016、Primal968LO、Primal AC-268、Rhoplex MC-76、MDI型聚氨酯等七种高分子材料,设计了光、热、冻融等三种方法对材料膜样品进行老化。通过评估材料老化前后的外观变化、失重率、色度、光泽度、润湿角、涂膜硬度、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九方面性能,认为SF-016材料膜在各方面性能综合表现最佳。B72经过光老化后,膜变得十分脆弱易折。968LO、MC-76除色度变化较大,其他方面表现亦可。此外,还发现紫外光老化对膜材料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冻融老化,最后是热老化。 第三部分:选取第二部分中的七种高分子材料以及鱼鳔胶、桃胶等两种传统天然高分子保护材料,将这九种材料加固的模拟彩绘样块利用光、冻融两种方法进行老化,通过检测评估材料老化前后外观、色度、光泽度、超景深显微分析等四方面性能的变化情况得知,空白样受光老化影响最大,说明对彩绘样品进行加固可以有效延缓彩绘褪色变色。桃胶色度、外观变化都比较严重,不适用于彩绘保护。SF-016经过老化后各种性能相对其他材料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用于彩绘文物保护中。 第四部分:利用最终选出的最佳材料SF-016对两件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进行实际保护,评估SF-016的真正保护处理效果。 本论文首次对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调查彩绘陶器病害,研究彩绘陶器本体组成及制作工艺,筛选加固材料,加固模拟彩绘样品,最终进行实际应用。此项工作对于今后开展榆林地区彩绘陶器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区彩绘陶器保护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彩绘陶器 加固 榆林地区 汉代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O434.19;K876.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陶质彩绘文物概述9
  • 1.2 国内陶质彩绘文物研究现状9-11
  • 1.3 榆林地区彩绘陶器背景介绍11-17
  • 1.3.1 榆林地区简介11-13
  • 1.3.2 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概况13-14
  • 1.3.3 榆林地区彩绘陶器病害调查及评价14-17
  • 1.4 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榆林地区彩绘陶器分析检测19-37
  • 2.1 前言19
  • 2.2 彩绘颜料检测19-23
  • 2.2.1 文物样品19-20
  • 2.2.2 实验用品及试剂20
  • 2.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20
  • 2.2.4 实验方法20
  • 2.2.5 结果与讨论20-23
  • 2.3 陶胎检测23-36
  • 2.3.1 文物样品23-24
  • 2.3.2 实验用品及试剂24
  • 2.3.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24-25
  • 2.3.4 实验方法25-26
  • 2.3.5 结果与讨论26-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几种高分子保护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评估37-98
  • 3.1 前言37
  • 3.2 实验部分37-41
  • 3.2.1 实验材料37-39
  • 3.2.2 试剂39
  • 3.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39
  • 3.2.4 样品制备39-40
  • 3.2.5 老化方法40
  • 3.2.6 材料稳定性表征与测试40-41
  • 3.3 结果与讨论41-97
  • 3.3.1 光老化41-64
  • 3.3.2 热老化64-80
  • 3.3.3 冻融老化80-97
  • 3.4 本章小结97-98
  • 第四章 模拟彩绘样品保护研究98-116
  • 4.1 前言98
  • 4.2 实验部分98-100
  • 4.2.1 实验材料98
  • 4.2.2 试剂98
  • 4.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98-99
  • 4.2.4 样品制备99-100
  • 4.2.5 老化方法100
  • 4.2.6 材料稳定性表征与测试100
  • 4.3 结果与讨论100-114
  • 4.3.1 光老化100-109
  • 4.3.2 冻融老化109-114
  • 4.4 本章小结114-116
  • 第五章 榆林地区馆藏汉代彩绘陶器应用实例116-119
  • 5.1 前言116
  • 5.2 文物样品116
  • 5.3 保护步骤116-117
  • 5.4 记录及保存117-118
  • 5.5 本章小结118-119
  • 结论与展望119-121
  • 参考文献121-12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29-130
  • 致谢130-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琴;杨璐;梁国正;;改性丙烯酸树脂文物保护材料耐光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9期

2 何海平,许淳淳;改性聚氨酯乳液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段天t,

本文编号:993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93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