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3:32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以分裂和战乱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与艺术却分外活跃。向上继承了秦汉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向下开启了隋唐时期兼容并包、广博宏大的多元素文化格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制度作为当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极具时代特色,随葬俑群在墓葬中大量出现就是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些随葬俑群中武士俑占有很大比重,武士俑的出现-方面反映了当时丧葬习俗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战乱纷争不断的社会背景下的尚武风俗。 魏晋南北朝时代“胡风国俗,杂相糅乱”,是民族和文化大融合时代,少数民族走上汉化的道路,将汉民族文化制度融合到本民族原有的文化制度中来。在这个大背景下,墓葬中的武士俑也表现出胡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许多武士俑的装饰带有强烈的异族风格。同时,由于不同政权的汉化程度并不是一致的,在这些分属于不同政权的墓葬中的武士俑在制作工艺、体态形象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目前学术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的研究关注不多,对这一时期的武士俑展开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通过对出土武士俑材料的梳理,考察武士俑发展演变的脉络,对这一时期武士俑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其次,武士俑在随葬俑群中的流行伴随着当时丧葬习俗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过程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两者之间关系可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丧葬习俗的发展变化;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造成了武士俑形态及制作工艺在地域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也有政治制度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的考察可以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的胡汉文化融合情况提供新的材料。 武士俑是魏晋南北朝墓葬随葬俑群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俑,不仅数量巨大,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武士俑为对象,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从武士俑的造型、制作工艺、铠甲、服饰等方面着手,考察其源流、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武士俑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6.3
【目录】:
- 中文摘要12-14
- ABSTRACT14-16
- 1. 绪论16-24
- 1.1 俑的概念16
- 1.2 武士俑的概念16-1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4
- 2. 武士俑的发现情况及研究视角24-41
- 2.1 考古发现武士俑的时代和地域24-33
- 2.1.1 曹魏西晋时期24-26
- 2.1.2 十六国时期26-27
- 2.1.3 北魏时期27-28
- 2.1.4 东魏北齐时期28-31
- 2.1.5 西魏北周时期31-32
- 2.1.6 东晋南朝时期32-33
- 2.2 武士俑分布的地域33-35
- 2.2.1 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33-34
- 2.2.2 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34
- 2.2.3 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豳州、原州地区34
- 2.2.4 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34-35
- 2.2.5 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35
- 2.2.6 南方地区35
- 2.3 出土武士俑的类别35
-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的新特点35-38
- 2.4.1 与秦汉、隋唐时期武士俑的异同36-37
- 2.4.2 时代特点以及地域特点37-38
- 2.5 武士俑的研究视角38-41
- 2.5.1 武士俑的发展演变轨迹39
- 2.5.2 武士俑的制作方法39
- 2.5.3 武士俑在随葬俑群中的角色39
- 2.5.4 武士俑服饰及造型39-40
- 2.5.5 武士俑的艺术风格40-41
- 3. 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41-172
- 3.1 镇墓类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1-90
- 3.1.1 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41-53
- 3.1.1.1 西晋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2-46
- 3.1.1.2 北魏洛阳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46-51
- 3.1.1.3 司州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51-53
- 3.1.1.3.1 西晋时期52
- 3.1.1.3.2 北魏洛阳时期52-53
- 3.1.2 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53-57
- 3.1.2.1 北魏平城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54-56
- 3.1.2.2 北魏平城时期镇墓武士俑分期56-57
- 3.1.3 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57-68
- 3.1.3.1 长安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57-67
- 3.1.3.2 长安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67-68
- 3.1.4 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68-79
- 3.1.4.1 西晋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69-70
- 3.1.4.2 北魏到北齐时期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70-78
- 3.1.4.3 邺城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78-79
- 3.1.5 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79-87
- 3.1.5.1 并州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79-86
- 3.1.5.2 并州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86-87
- 3.1.6 以南京(建康)为中心的南方地区87-90
- 3.1.6.1 南京地区镇墓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87-89
- 3.1.6.2 南京地区镇墓武士俑分期89-90
- 3.2 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143
- 3.2.1 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90-97
- 3.2.1.1 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96
- 3.2.1.1.1 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0-94
- 3.2.1.1.2 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4-96
- 3.2.1.2 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分期96-97
- 3.2.2 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97-101
- 3.2.2.1 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97-100
- 3.2.2.2 北魏时期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00
- 3.2.2.3 北魏时期步兵武士的图像形象100-101
- 3.2.3 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101-108
- 3.2.3.1 长安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1-107
- 3.2.3.2 长安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07-108
- 3.2.4 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等地区108-129
- 3.2.4.1 邺城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8-127
- 3.2.4.1.1 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08-112
- 3.2.4.1.2 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12-126
- 3.2.4.1.3 内铠甲外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6-127
- 3.2.4.2 邺城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27-129
- 3.2.5 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129-142
- 3.2.5.1 晋阳地区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9-141
- 3.2.5.1.1 铠甲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29-137
- 3.2.5.1.2 戎服类步兵武士俑的类型学分析137-141
- 3.2.5.2 晋阳地区步兵武士俑的分期141-142
- 3.2.6 以长江中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142-143
- 3.3 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43-172
- 3.3.1 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秦州、原州地区144-155
- 3.3.1.1 长安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44-154
- 3.3.1.2 长安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54-155
- 3.3.2 以平城为中心的云代地区155-157
- 3.3.2.1 北魏平城时期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55-157
- 3.3.2.2 北魏平城时期骑兵俑的分期157
- 3.3.3 以洛阳为中心的司州地区157-160
- 3.3.3.1 北魏洛阳时期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58-160
- 3.3.3.2 北魏洛阳时期骑兵俑的分期160
- 3.3.4 以邺城为中心的定州、冀州、沧州地区160-164
- 3.3.4.1 邺城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61-164
- 3.3.4.2 邺城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64
- 3.3.5 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164-172
- 3.3.5.1 晋阳地区骑兵俑的类型学分析165-171
- 3.3.5.2 晋阳地区骑兵俑的分期171-172
- 4. 武士俑的发展演变及区域比较172-190
- 4.1 镇墓武士俑的演进轨迹172-176
- 4.2 步兵武士俑的演进轨迹176-182
- 4.3 骑兵俑的演进轨迹182-187
- 4.4 北齐时期邺城晋阳两地镇墓武士俑的比较187-190
- 5. 余论190-195
- 5.1 镇墓武士俑渊源浅析190-192
- 5.2 佛教造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士俑造型的影响192-193
- 5.3 南朝新画风对东魏北齐时期武士俑的影响193
- 5.4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武士俑造型差异的地域文化因素193-195
- 参考文献195-205
- 附表: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205-2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239-240
- 后记240-24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42-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泓;中国古代甲胄续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6期
2 ;洛阳孟津三十里铺西晋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3 ;洛阳孟津邙山西晋北魏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4 刘玉新;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9年01期
5 潘伟斌;薛冰;裴涛;聂凡;郭民卿;李贤;;河南安阳县固岸墓地2号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6 ;河南新安县晋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8年01期
7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J];考古通讯;1957年03期
8 ;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J];考古;1959年06期
9 ;南京富贵山东晋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6年04期
10 ;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J];考古;1977年06期
,本文编号:997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9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