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2:33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时代观研究
【摘要】:时代观是对时代的内涵、主题、性质、特征等内容作出系统阐释而形成的关于时代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的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判定,是科学理论形成的基础,是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邓小平时代观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系统反映当今时代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当代发展的新形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时代依据。因此,本文以邓小平时代观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解读、阐发,旨在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发掘其当代性,以期提升这一理论的当代地位。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邓小平时代观为主要线索,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首先对其理论来源进行系统地梳理;然后,全面地阐述邓小平时代观的科学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时代观为解读视角,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分别阐发30多年前,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时代依据和30多年后这一重大决策对社会主义中国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而揭示出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必然性规律。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概述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第2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观的论述和对时代问题的探索过程。第三部分为第3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具体阐发邓小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为第4章,着力解读在邓小平时代观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强国之路,深刻揭示出邓小平改革决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第五部分是第5章,着力解读在邓小平时代观指导下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战略,深刻揭示出邓小平开放政策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贡献。第6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
【关键词】:邓小平 时代观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12-14
- 1.1.1 研究邓小平时代观的理论意义12-13
- 1.1.2 研究邓小平时代观的实践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15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5-16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15
- 1.4.2 论文的基本思路15-16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思想渊源17-24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17-19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的主要内容17-18
- 2.1.2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的现实意义18-19
- 2.2 列宁的时代观19-21
- 2.2.1 列宁时代观的主要内容19-21
- 2.2.2 列宁时代观的当代价值21
- 2.3 毛泽东的时代观21-24
- 2.3.1 毛泽东时代观的主要内容21-23
- 2.3.2 毛泽东时代观的重要意义23-24
- 第3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24-33
- 3.1 邓小平时代观的科学内涵24-28
- 3.1.1 时代观的释义24
- 3.1.2 邓小平时代观的基本内容24-28
- 3.2 邓小平时代观的形成过程28-29
- 3.3 邓小平时代观的基本特征29-33
- 第4章 邓小平时代观下的改革强国之路33-48
- 4.1 我是实事求是派33-35
- 4.1.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33-34
- 4.1.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34-35
- 4.2 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35-38
- 4.2.1 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35-36
- 4.2.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6-37
- 4.2.3 邓小平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新判断37-38
- 4.3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8-40
- 4.3.1 邓小平对改革内容的新阐释38-40
- 4.3.2 邓小平对改革实质的新理解40
- 4.4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0-44
- 4.4.1 邓小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1
- 4.4.2 邓小平将“两个基本点”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41-44
- 4.5 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44-48
- 4.5.1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科学规划44-46
- 4.5.2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特点46-47
- 4.5.3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时代意义47-48
- 第5章 邓小平时代观下的开放发展战略48-66
- 5.1 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48-50
- 5.1.1 肯定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8-49
- 5.1.2 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49-50
- 5.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0-54
- 5.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50-53
- 5.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代意义53-54
- 5.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4-59
- 5.3.1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创立54-57
- 5.3.2 邓小平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57-58
- 5.3.3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形成的时代意义58-59
- 5.4 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59-62
- 5.4.1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全面阐述59-61
- 5.4.2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意义61-62
- 5.5 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62-66
- 5.5.1 邓小平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新发展62-64
- 5.5.2 邓小平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64-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0-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吉聚山;论邓小平的时代观及其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朱聪明;田树喜;;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世界历史必然性——基于列宁、邓小平开放政策的比较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洪河,郑东升;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时代问题的认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高岸起;;论邓小平的时代观[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1028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2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