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中“经济事实”的还原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验性方法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4 03:19

  本文关键词:市民社会中“经济事实”的还原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经验性方法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费尔巴哈 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 经验的历史的逻辑学 马克思 市民社会学


【摘要】: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既表现了人与政治共同体的对立,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的利己本质的对立。因此,市民社会是一切秘密的发源地,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无非就是对市民社会中家庭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为市民社会学——市民社会学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出现决非偶然。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宣告了思辨哲学的逻辑学的研究前提是错误的——思辨哲学是从思辨的观念的无限性而非从现存事物的感性的有限性出发。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还宣告了唯心哲学的逻辑学的思维路径是错误的——感性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的感性决不是思辨的抽象的现实化,决不是观念的容器。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费尔巴哈 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 经验的历史的逻辑学 马克思 市民社会学
【基金】:2015年度北京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习近平辩证法思想的总体性研究”(2015SKL02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青年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验性方法”(15FKS005) 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XJEDU070114A03)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1844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摘要批注的形式部分地研读了亚当·斯密、让·巴·萨伊、大卫·李嘉图、穆勒、约·拉·麦克库洛赫等的政治经济学论著(在笔记本Ⅰ中摘引批注了斯密、萨伊,在笔记本Ⅱ中摘引了麦克库洛赫并在李嘉图和穆勒与斯密和萨伊之间进行了对比),而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创生;;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J];岭南学刊;2005年06期

2 黄海东;;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及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李峥钰;高瑞华;;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经济学研究的动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常征;市民社会与国家: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李洪波;;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王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世纪桥;2009年09期

7 刘明松;;马克思“市民社会”视域中的社会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8 王代月;;黑格尔与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曹健华;金晓燕;;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刍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赵志恒;;“市民社会”理论发展历程探析——黑格尔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形成前后[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伍俊斌邋焦丽萍;马克思论市民社会之克服[N];学习时报;2008年

2 苏斌 江苏省安监局;安全是市民社会的最高社会概念[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3 吴春玲;市民社会与国家[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 隽鸿飞;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网络公共领域治理[D];中南大学;2013年

2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杰;论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同新;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2 陈明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航青;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我国市民社会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4 张雪;马克思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关菲;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冉浩志;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哲学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武二虎;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对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水春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初探[D];河南大学;2009年

9 张荣军;现代化的市民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文峰;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价值意蕴[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8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28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