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4 19:10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改革 社会发展


【摘要】: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中都普遍存在着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事物的本质也由基本矛盾来规定。人类社会亦是如此,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毛泽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归纳为社会基本矛盾的第一人。 邓小平结合国内和国际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不断开拓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学说,科学地判断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状况的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邓小平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淀了民族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来源,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 改革 社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11-13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3-14
  • 1.2.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13
  • 1.2.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13-14
  • 1.3 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状况14-16
  • 1.4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6
  • 1.5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16-18
  • 第2章 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18-34
  • 2.1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来源18-24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18-21
  • 2.1.2 列宁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21-22
  • 2.1.3 斯大林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22-24
  • 2.2 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及内容24-27
  • 2.3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意义27-34
  • 2.3.1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理论意义27-28
  • 2.3.2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实践意义28-29
  • 2.3.3 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解的偏失29-32
  • 2.3.4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后世的启迪32-34
  • 第3章 邓小平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34-49
  • 3.1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34-37
  • 3.1.1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国内背景34-36
  • 3.1.2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国际背景36-37
  • 3.2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37-41
  • 3.3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政策举措41-49
  • 3.3.1 邓小平在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42-44
  • 3.3.2 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44-49
  • 第4章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当代意义49-57
  • 4.1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江泽民的启迪49-51
  • 4.1.1 江泽民对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49-50
  • 4.1.2 江泽民对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50-51
  • 4.2 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胡锦涛的启迪51-54
  • 4.2.1 胡锦涛对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51-53
  • 4.2.2 胡锦涛对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53-54
  • 4.3 展望新一届政府的政策54-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爱霞;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汪曙光;从毛泽东到江泽民: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礼君;;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郭翔宇;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5 钟信芳;;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郭鹏;;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其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7 吴亚玲;;“三个代表”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意义[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11期

8 张宝琪;“三个代表”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阎树群;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比较[J];人文杂志;2000年01期

10 韩禄;;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032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32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