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我国资源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3:15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我国资源危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资源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源危机成为世界性问题。资源危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与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现今,资源危机由化石能源资源危机演变到全面资源危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面临着资源危机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资源保护及利用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坚持“三个方针”、推进“三个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在国内外已有的资源危机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源危机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研究,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危机问题提供解决措施,最后得出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走新型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结论。 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理论依据、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梳理归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概述我国资源危机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两大主要内容,同时从内涵、影响、意义三个方面概述我国资源危机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于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探析我国资源危机现状及其原因。通过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着多领域全面性资源危机问题,,从全球化进程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缺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环境补偿的外部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滞后这五个方面论证了当前资源危机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经济原因,制度原因等;第四部分,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立场和观点,着眼于我国实际,形成解决资源危机的基本思路。从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公民绿色消费,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转变生产方式,创新科学技术、实现产业生态化,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探讨应对资源危机局面的具体路径。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走新型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结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资源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1.1.1 选题目的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13-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的创新点15-16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我国资源危机概述16-28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16-23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16-18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18-23
  • 2.2 资源危机概述23-25
  • 2.2.1 资源危机的内涵23-24
  • 2.2.2 资源危机的影响24-25
  • 2.2.3 解决资源危机的意义25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于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意义25-28
  • 2.3.1 理论意义26
  • 2.3.2 实践意义26-28
  • 第3章 我国资源危机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8-38
  • 3.1 我国资源危机现状28-32
  • 3.1.1 矿产资源危机的现状28-30
  • 3.1.2 水资源危机的现状30
  • 3.1.3 土地资源危机的现状30-31
  • 3.1.4 生物资源危机的现状31-32
  • 3.2 我国资源危机的原因32-38
  • 3.2.1 全球化进程加剧32-34
  • 3.2.2 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缺失34-35
  • 3.2.3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35
  • 3.2.4 资源环境补偿的外部性35-36
  • 3.2.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36-38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资源危机的措施38-45
  • 4.1 解决资源危机的基本思路38-41
  • 4.1.1 坚持“资源环境正义”38-39
  • 4.1.2 坚持“三个方针”39-40
  • 4.1.3 推进“三个发展”40-41
  • 4.2 解决资源危机的具体路径选择41-45
  • 4.2.1 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公民绿色消费41-42
  • 4.2.2 创新资源管理利用,转变生产方式42-43
  • 4.2.3 创新科学技术,实现产业生态化43-44
  • 4.2.4 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汪宗田;邓新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两大危机的希望——生态马克思主义双重危机论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闭薇娜;谭志雄;;论资源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聂长久;;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2期

4 周长春,张清涛;水资源危机的内涵及黄淮海平原水资源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01期

5 李瑞昌;;资源危机状况下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一种包容性发展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唐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环境保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3期

7 张云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构[J];理论学刊;2009年12期

8 王雨辰;;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视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5期

9 刘浚;;胡锦涛同志和谐社会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5期

10 郇庆治;;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绿色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5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45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