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现实建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标尺
本文关键词: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现实建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标尺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内在的阶级属性和民族立场,而且以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进行了现实建构,从实践主题、实践道路、实践空间、实践主体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科学建构,使错综复杂的现实实践格局由此得以清晰并获得健康有序发展。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条件下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 马克思主义 现实建构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毛泽东实践概念及其意义研究”(132XC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1
【正文快照】: 正如美国学者诺曼·莱文所认为的那样:“在认识论的层次上,毛泽东把概念了解为在存在的领域,由初步的感觉材料引起。但是一当感觉材料被形成为概念,这些概念就会既解释又转变实存。毛泽东看到了存在———思维和概念———实存的差别。他知道,一旦概念被构成,这些概念就承担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福;实践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意义——也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并与刘国章博士商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黄文前;现代视域中的实践概念——实践概念发展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5期
3 黄其洪;蒋志红;;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周东启;;实践概念的分立与统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1期
5 王平;;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才智;2011年08期
6 张望胜;;论实践的定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7 牟成文;;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8 郭云峰;;实践与生产:分立还是统一——对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张晓红;;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多重维度[J];前沿;2012年19期
10 夏建国;;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南;;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谌中和;;实践概念的生活维度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元永浩;;实践概念与历史概念的解释循环——论马克思人本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徐长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辉;人文关怀与实践概念[N];光明日报;2002年
2 顾红亮;多角度理解实践概念[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航;反思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姣;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D];郑州大学;2013年
3 田小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义[D];厦门大学;2009年
4 于海涛;论马克思的科学实践概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谢海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D];中南大学;2006年
6 郭夏;伽达默尔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D];吉林大学;2011年
7 古艳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概念理解的演变[D];河南大学;2013年
8 王希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与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乐;有关人类实践的几个问题[D];西北大学;2013年
10 潘麟;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5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4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