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立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之统一研究视角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基石、观点是核心、方法是灵魂,三者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和一致性。忽视其一致性表现是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存在的问题。越是具有科学性的观点和方法,就越是能准确地体现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的正确立场,反之则非。方法越是正确,观点就越是正确和深刻,也就越是能体现正确的立场。在阶级社会和阶级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科学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Abstract]:One of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unified study of the integrity of Marxism is from the angle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Marxist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Marxist position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viewpoint is the core, and method is the soul. The three have deep internal connection and consistency. Ignoring their consistency is the problem of mastering and applying Marxism. The more scientific viewpoint and method, the more accurate embodiment of the working class. The more correct the method, the more correct and profound the viewpoint will be, and the more it will be able to embody the correct stand in class society and class world. The nature of science, class and people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consist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之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来阐述。一、马克思主义立场习近平强调:“立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国玺;;再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王伟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程恩富;怎样认识《资本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4 侯惠勤;;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叶庆丰;;马列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6 司徒锡钧;;谈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年07期
8 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9 高凤敏;;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体系[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吉春;蔡晓宇;;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与引导[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黄刚;;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基本经验[J];长江论坛;2011年06期
3 储著斌;;列宁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及其时代价值[J];长江论坛;2012年02期
4 梁晓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3期
5 王金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策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余乃忠;;马克思主义经典问题的再沉思——评陈先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思辨”[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吴日明;;演变还是策略——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及其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董学文;;文学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11期
9 唐昆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2期
10 储著斌;;列宁社会认识的历史分析方法浅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闭良干;;再接再厉 乘势而进 把引智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向新阶段——纪念邓小平同志发表“七八谈话”30周年[A];新时期引智实践与理论创新[C];2013年
2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4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5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春玺;;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A];群众路线与科学领导[C];2013年
9 颜雷鸣;陈秀雷;王绳芸;李玉青;刘俊亮;张明;;混合溶剂法合成粒径可控氧化铈纳米粉体[A];2014全国稀土玻璃陶瓷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2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敬巍;重塑内在与外在两个世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秦秋;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慧婷;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茆素琼;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林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立伟;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部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丰林;论新形势下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刘彩霞;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悦;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菀丽;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D];西南大学;2009年
5 贺方彬;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的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香环;借鉴儒家教育思想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伟男;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历史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柴桦;当前高校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熊燕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10 朱永刚;论如何发挥革命诗词文化的德育功能[D];天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玉涛;“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提法需要修正吗——和覃正爱同志商榷[J];探索;1989年01期
2 司徒锡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J];江西师院学报;1983年01期
3 张静如;;如何认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非正统性”[J];北京党史;1989年05期
4 陆魁宏;;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J];探求;1992年03期
5 ;专业课教学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J];高教战线;1982年09期
6 段启咸;;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第一个历史文献——《共产党》月刊《告中国的农民》一文评介[J];江汉论坛;1981年04期
7 李志远;女人的“形象定位”与矫正[J];前线;1998年10期
8 陈家刚;吴亚敏;;政治权力促进经济繁荣的一般性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简要考察[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5期
9 高敏;法家进步论与“让步政策论”的根本对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10 翁其银;社会主义开创人类文明的新时代[J];求索;198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曹德印 牡丹黄河河务局;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菏泽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454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5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