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路线”若干问题研究的状态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8-03-11 07:13

  本文选题:群众路线 切入点:若干问题 出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推进,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研究也相应得到升华,尤其是对该问题的学理性与学术史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研究做一个系统梳理就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须。文章从群众的概念与内涵、群众路线的理论阐释、群众路线面临的课题以及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对国内理论界关于群众路线的研究状态做一个整体回顾与梳理;群众路线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系研究、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群众路线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问题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问题研究的基本着力点。
[Abstract]: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mass line education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ass line has also been sublimated,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and rationality of this issue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Under this background,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has become a necessity and necessity.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masses and the theory of the mass line. The subject facing the mass line and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e mass line are the four aspects of reviewing and comb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mass line in the domestic theoretical cir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maintaining the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of the Party,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the Party's progressiveness and purity.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mass lin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subjects involved in the mass line, The practice innovation of mass lin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the basic point of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f mass lin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广东省“理论粤军”重大招标项目(LLYJ1322)
【分类号】:D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J];理论参考;2011年03期

2 方涛;;群众路线形成缘由的多维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4期

3 李大棚;;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要素[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4 沈跃春;;论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5 王培芝;关于构建党的群众工作新机制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6 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经验、问题和对策[J];理论学刊;2010年09期

7 曹劲松;;网络问政与社会管理实践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王玉云;;略论群众路线的依据由来、现实考量和出路选择[J];岭南学刊;2013年05期

9 殷冬水;;群众路线:中国国家治理的一种实践形式——当代中国群众路线两种观念的实践困境与应对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10 王木森;;民主与参与:群众路线的国家治理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祝灵君;[N];学习时报;2007年

2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郁建兴;[N];光明日报;2014年

3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秦龙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健;[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建华;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侯惠勤;;关于举旗问题的理论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奇伟;;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4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黄宇;;论列宁主义党内民主观的中共早期实践及现实启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张立丽;古小丹;;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赛依丁;;运用《资本论》理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江立成;魏婷;;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谈起[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胡昂;;邓小平改革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钟哲明;;培育民族精神是搞民族主义吗?[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毅;;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J];百年潮;2011年06期

2 冯义昆;邓小平群众观的时代特征[J];长白学刊;1995年01期

3 关福艳;;论卢卡奇、葛兰西和马尔库塞视域中的“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文成;英国工党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5 高继文;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江泽民对邓小平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J];发展论坛;2001年09期

6 周爱淑;论邓小平的群众观[J];发展论坛;1999年06期

7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8 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9 何建华,周春鹏;试论陈云的人民群众观[J];党史文苑;2004年12期

10 徐明豪;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发展[J];党史纵横;2005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祝灵君;[N];学习时报;2007年

2 张荣臣;[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学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若干问题的认识[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周宾;;高等学校依法治校若干问题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邵晏生;;论渎职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年20期

4 姚勇;;从档案解读湖南女兵进疆的若干问题[J];南方人口;2006年03期

5 黄仲芳;孙伟;;湘南起义若干问题再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04期

6 马振犊;;再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瑞斌;关于中国和平崛起若干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97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97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