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略论
本文选题:人类学 切入点:马克思主义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人类学有着密切的不解之缘。马克思受到人类学思想的影响,人类学理论也积极采借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诞生了人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或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从单线进化论到多线进化论,从文化生态学到文化唯物主义,以及到影响巨大的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为丰富社会科学提供了多样的研究理论与视角。
[Abstract]:Marxist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thropology. Marx is influenced by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and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ctively adopts Marxist theory. Thus the Marxist school of anthropology or Marxist anthropology, from single-line evolution to multi-line evolution, from cultural ecology to cultural materialism, and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chool tha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t, Marxist anthropology provides a variety of research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for enriching social scienc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方民族大学;
【基金】: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宁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方法和路径研究”(13NXAKS01)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多元纠纷解决视野中的回族民间法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研究”(12BFZ018)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春花;;《小镇畸人》:再现原始社会生活图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3 谢昌逵;;人类诞生时期的青春奥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许嘉璐;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应杰;;论巴塘弦子舞蹈“族群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共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罗琨;;文明探源与炎帝史迹索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影舒;魏耕原;;探文明嬗变之痕——论《诗经》几首田猎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郭孟秀;黑龙江地区近现代民族文物研究[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9 覃健;;从范式转变中看待生态美学的出现——略论生态美学的历史性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10 李新祥;简论出版传播的起源与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顾乃忠;;文化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评《甲申文化宣言》的文化多元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张景明;;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6 倪培兴;;论犯罪学范式的犯罪观[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倪培兴;;论犯罪学范式的犯罪观[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郑向春;;断裂的生态观——一个普米族村落生态问题的人类学研究[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9 刘朝晖;;反贫困、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发展: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10 胡骏;;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6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沈洁;和谐与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建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美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评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喻海伦;福州义序半田村民间信仰文化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文英;川西民居构成形态与环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洋;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亚美;伦理共同体的构建及其维系[D];西南大学;2011年
8 旭仁花;特殊的婚姻缔结形式—“奥日古莫勒·乌日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翟娟;手风琴教育产业的前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毕俊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论文选题初探(1980-2009)[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4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