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的文化安全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8-03-31 03:39

  本文选题:毛泽东 切入点:国家文化安全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毛泽东的“文化安全”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很多思想,其中包括防止西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物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还有制定“双百”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这些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存亡的重大课题。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目标性、长远的战略性和鲜明的阶级性。 当然毛泽东的文化安全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在实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践上出现严重错误。但是毛泽的文化安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当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cultural security" has its specific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background. In terms of safeguarding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Mao Zedong has put forward many ideas, including the strategy of preventing the "peaceful evolution" of Western imperialism. To establish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to cultivate and bring up the ideas of millions of successors to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of the property class, and to formulate "double hundred" and "using the past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These thoughts are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t theor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Mao Zedong's cultural thought. I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death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ese thoughts have distinct epoch, clear goal, long-term strategic and distinct class nature. Of course, Mao Zedong's idea of cultural security also has its limitations. For example, there are deviation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afeguarding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Serious mistak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practice of safeguarding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But Mao Ze's cultural security though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society,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an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safeguarding the cultural security of socialist count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232;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菁;;建国初期城市行政队伍建设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姚宏志;;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芳;陶富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开创与推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胡安全;;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意;试析中东国家的非传统安全挑战[J];阿拉伯世界;2005年03期

6 李开盛;庞蕾;;国际非政府组织与非传统安全[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7 方群;周净;徐夫胜;;安徽水资源安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赵向军;;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邹文洁;;彭真与“文化革命五人小组”[J];北京党史;2008年01期

10 柳森;;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变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洋;;中苏恩怨的一个缩影——河南焦作中马村竖井建设(1955-1970)[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朱佳木;;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4 徐德蜀;;我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德蜀;张爱军;;平安奥运与大安全观[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9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春英;;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毛泽东关于祖国统一决策的重大转变及其影响作用[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9 邹升平;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成小夏;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敏;湘潭“四清”运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5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谭文剑;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尚璐璐;建国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z佯

本文编号:1689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89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