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逻辑: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发布时间:2018-04-04 00:10

  本文选题:毛泽东 切入点:毛泽东思想 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06期


【摘要】:毛泽东为推动中共思想路线的转变,采取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举措以推动和促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鉴于马列主义是中共革命理论的源泉、顾及共产国际的潜在影响、自身理论体系尚未成熟等现实因素,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概念定位问题上,毛泽东主张确立保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的思想体系。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发展和全党的集体创造,为应对与国民党开展舆论斗争、在全党确立"中国化"思维方式的需要,他认可新理论的导向作用,最终有限接受"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Abstract]:Mao Zedong adopted a series of theory and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ideological line in order to promote and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heory.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arxism-Leninism is the source of the r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the immaturity of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o on, on the issue of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in China,Mao Zedong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ideological syst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arxist theory.Mao Zedong's adherence to the idea of "Mao Zedong" i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Leninism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collective creation of the whole Party.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need to wage a public opinion struggle with the Kuomintang and to establish a mode of thinking of "Sinicization" in the whole Party,He accepted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new theory and finally accepted the concept of Mao Zedong's though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的研究”(15CKS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诚宏;;中共召开过九届三中全会吗?[J];党的文献;2007年05期

2 唐琳;;试论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重要贡献[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02期

3 伏霄汉;;“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决策的层次分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1期

4 汤胜利;;毛泽东宁都遇知音[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01期

5 彭厚文;“文革”初期毛泽东为何选择林彪为接班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哲;广东专家学者座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2 梁渭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文献[J];学术研究;2001年08期

3 陈东运;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侯衍社;面向未来 发展创新——“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讨会”述要[J];学术界;2001年02期

5 陈卫平;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探索与争鸣;2001年10期

6 辛华,李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贵,孙秀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微[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8 马京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又一新境界 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J];前沿;2002年07期

9 聂资鲁;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J];学海;2002年01期

10 朱敏彦;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J];党政论坛;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葛序太;杨士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卓敏;;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性[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4 李建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冯文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关系的一点思考[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周纪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八十年[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赵丽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机制及其运用[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顾海良;;做好“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工作[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宋晓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风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徐崇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几点认识[N];吉林日报;2010年

3 纪宝成;努力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斯敏;“尽心尽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锋;坚定理论自信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一部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的新著[N];光明日报;2013年

7 陈学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看家本领”[N];解放日报;2013年

8 实习记者 赵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惠吉星 王彦坤;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河北日报;2002年

10 何树宏;为什么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淑香;中国共产党民主反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赵兴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媛;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郑娜;以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为视角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鲁思琪;论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单体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红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掌握群众[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7年

6 罗晓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发展及历史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翟亚辉;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体系的整体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云鹤;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心理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贤云;列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甜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的整体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7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07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