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
本文选题:青年马克思 切入点:费尔巴哈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思想转向,即他的思想框架从费尔巴哈转向了黑格尔。尽管这一转向对唯物史观的诞生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复原马克思思想形成中这一关键环节。由于黑格尔哲学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经济学和辩证法等特征,费尔巴哈并没有成为马克思成熟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相反倒是黑格尔为马克思提供了创立唯物史观所需的思想资源。马克思的这一黑格尔转向发生在1844年的《巴黎手稿》当中,具体说来,最早发生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当中,它体现在,通过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批判性吸收,马克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交往异化理论。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 of young Marx, there w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turn, that is, his frame of thought changed from Feuerbach to Hegel.Although this tur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rth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needs to be restored to this key link in the formation of Marx's thought.Due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economics and dialectics of Hegel's philosophy, Feuerbach did not become the last link before Marx matured.On the contrary, Hegel provided Marx with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needed to create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is Hegel turn of Marx took place in the Paris manuscripts of 1844, specifically, in the abstract of James Muller's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hich is embodied in,Through the critical absorption of Hegel's concept of alienation, Marx established his own theory of alienation of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孙国东;;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3 李金辉;;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反思[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4 沈湘平;;以“回到”的方式“经过”[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5 徐晓风;刘爱军;;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兼谈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意识形态思想[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6 黄辉;;缺失与建构:法律意识形态主体性反思[J];比较法研究;2010年02期
7 牛志鑫;;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思想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8 沈湘平;;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曹毅哲;;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和社会遗传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祝利民;;由意识形态对历史的遮蔽到马克思分工理论对历史的解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俞吾金;;G.A·柯亨的功能解释理论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决定论的新形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金瑶梅;;试论阿尔都塞后期自我反思的三大缘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3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干成俊;;意识形态辩证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解读[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王南n\;;历史行动或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从后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7 徐长福;;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面面观[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8 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之“思想”析论——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范畴的一种学理分析[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8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治隆;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楠;对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思想的一些认识[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贺;马克思与生态学思想的关系及其实践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鸣;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D];河南大学;2011年
7 邹亮春;历史唯物主义的“地理学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时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当代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胡乐野;独立的声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源培;吕会霖;;论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刘秉毅;;哲学与自由: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3年00期
3 王岩;试论黑格尔实践观的历史贡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申扶民;黑格尔悲剧美学理论的合理内核[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文喜;试论个人在黑格尔的现代性哲学反思中的伦理处境[J];理论学刊;2001年04期
6 唐峻;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科学态度——读《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J];求实;2002年11期
7 吴松;试析黑格尔的思辨同一论[J];思想战线;2002年01期
8 曹连海;试论黑格尔的思辨理性的方法[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张森年;实践之树常青 理论不是终结——对黑格尔“哲学是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咒语的破译[J];党政论坛;2003年08期
10 戴海东;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理性的机巧”命题的扬弃[J];求索;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汐朋;胡亚军;;马克思与黑格尔知性观之比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3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李鹏程;;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善解;;论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兼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熹;黑格尔:一种最新的阐释[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严兆军;黑格尔的现代形象[N];文学报;2002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中国时刻”背后的黑格尔式命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 孙宁;从黑格尔式的外衣中解放出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南开大学哲学院 齐艳红;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历史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勾画黑格尔的现代性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于涛 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宗教不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朱志荣;黑格尔美学研究的典范[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郑忆石;黑格尔哲学之光折射近代俄罗斯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2 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章忠民;黑格尔的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2年
8 朱长兵;黑格尔真理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宗艳;黑格尔思辨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妍;黑格尔“反思”思想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健;黑格尔的绝对与有神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泽天;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永;改革开放以来的黑格尔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周振权;黑格尔知识理论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颖;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晟滔;艺术美的哲学底蕴——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静;黑格尔艺术理论的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07年
9 潘中伟;黑格尔辩证法批判[D];河南大学;2001年
10 杨振宇;黑格尔精神视野下的人及其生存境遇[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9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0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