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2 19:1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燕山大学》 2012年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赵亚男  

【摘要】:社会公正观是一种以一定历史观为基础的价值观,“什么是社会公正”“怎样实现社会公正”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由于不同时期人类会有不同的历史观,所以社会公正观也必然不同。由此可知,社会公正实际上是作为历史范畴而存在的,这就要求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要认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公正观。在讨论社会公正观问题时我们不能脱离历史的基奠,要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公正观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第一次把社会公正的追求奠定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它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公正的虚假性;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分析了产生社会不公问题的原因以及要实现社会公正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历史必然性为现实依据,指出要从具体的、历史的经济结构出发来评定某种社会制度是否公正,不能用抽象的超时空的绝对的自然法则来判定;以长时期实践为实现过程,社会主义在根本制度上无疑是公正的。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基本理论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原则。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科学性,本文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公正观的思想,通过比较研究法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公正观进行比较,最终发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优越性。最后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解读马克思主义公正观,首先,分析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以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论述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汪盛玉;;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本质规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沙健孙;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4 汪勇;;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5 吝毅;王为民;;基于性别歧视角度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6 曾庆福;;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7 王平;唐德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与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梅米特·塔巴克 ,吕增奎;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公正和权利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9 张军垒;;对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年22期

10 胡晓晴;;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起秀;和谐社会视角下中国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成;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小勇,闻立树,石颖;试论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春凤;;我国农民阶层的平等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汪盛玉;;何为“社会公正”:马克思主义的考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赵娟;;经济现代化视野下的政府能力[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5 徐丽霞;;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当代价值[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6 黄子鸿;;城市发展中公共资源公平配置之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乔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探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崔丽华;;从分歧走向融合——詹姆逊总体性思想探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蒋永福;李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10 卫兴华,孙咏梅;2004年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浅谈实现大学生教育机会平等中辅导员的作用[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信贤;;迈向公民社会?——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与社会变迁的省思[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讨及其意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丁榕芳;;新时期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锐;;科学发展观视野里的和谐发展[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凯斌;;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实践取向[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7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周绍斌;;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3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5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9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国祥;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向东;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万珉;社会主义民富论──邓小平富民思想简论[J];北京党史研究;1995年01期

2 任碧云;从贫富差距的扩大看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3 张永光;;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课题[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范军;郝明宇;;再论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先进性——兼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旨的新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张小媚;;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探析[J];党史文苑;2008年18期

6 辛向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J];东岳论丛;1996年03期

7 陈拥军,崔光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J];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6期

8 王梦奎;;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12期

9 周培元;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J];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10 张芳山;贺喜灿;;关怀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2 温家宝;[N];人民日报;2005年

3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4 新华社记者 顾钱江 贺伟 周之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凌;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曾庆玲;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在新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李建平;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选民,杜寿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正观[J];理论前沿;1990年28期

2 高光杰;树立社会主义公正观——学习江泽民同志国庆讲话[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赵建芳,孙伟正;建设和谐社会 呼唤全面的公正观[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龚鉴瑛;;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5 韩思;;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高中建;孟利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正内容解读[J];山东电大学报;2007年02期

7 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J];中国检察官;2011年05期

8 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J];中国检察官;2011年07期

9 尚久悦;翟春雷;;公正:现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董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建设;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晓英;马文保;;浅析马恩对公正标准的理解[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建德;;平等或不平等的效率分析——论新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公正观[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吴忠民;;应当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顾海根;岑国桢;李伯黍;;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道德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李贵方;;证据规则的正义理念[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罗文东;;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7 肖振波;;社会公正视阈下的和谐社会构建[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维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吴忠民;[N];北京日报;2007年

3 吴忠民;[N];文汇报;2007年

4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执笔人 葛晨虹;[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李国闽;[N];经理日报;2004年

6 楼继伟;[N];学习时报;2006年

7 云利珍;[N];学习时报;2008年

8 冯颜利;[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毛华;[N];新乡日报;2005年

10 潘锦棠;[N];中国妇女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2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林霞;高校网络公正观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2 侯向东;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鲁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公正观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庆凯;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田俊勇;马克思的公正观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10年

6 胡强;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公正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亚男;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李静;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人学阐释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蒋文靓;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金山;《哥达纲领批判》中的马克思公正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2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