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虚无主义之空间根源

发布时间:2018-04-19 04:39

  本文选题:时空压缩 + 虚无主义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5年07期


【摘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人主要的精神困境——虚无主义的漫延并未回避与失语,相反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后现代文化与虚无主义到来的根本原因与解决途径。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积累"的转变是后现代文化的起源,而生产方式得以转变的前提条件是时空压缩。时空压缩不仅表现为生产领域中的变革,而且直接导致了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短暂性、即刻性、符号化不仅成为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特点,而且也成了当代文化的标准,其结果是造成了一种存在危机、意义的丧失。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金融和服务业等非物质性经济的兴起,虚拟经济与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当代资本积累的新途径,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空间的客体性被掏空,这一变化使得存在的根基从根本上被动摇,虚无主义在当代体现得更为彻底。对此,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空间资本化已经成为资本积累的最高形式,它在完成资本全球化的同时,也必将生产出反抗自身的力量。因此,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也应该借助于资本自身的运行逻辑,最终通过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可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对于虚无主义之根源与克服其途径的探讨,依然遵循了资本逻辑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另一条道路。
[Abstract]:The spread of nihilism, the main spiritual dilemma of modern people, is not evaded and aphasia. On the contrary, they probe into the root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he arrival of postmodern culture and nihilism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economy.In their view,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from "Fordism" 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is the origin of post-modern culture, and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is space-time compression.Space-time compression is not only the change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but also the change in the field of thought, culture and so on.Transience, immediacy and symbolization have not only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dities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but also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resulting in a crisis of existence and loss of meaning.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non-material economy such as network, information, finance and service, virtual economy and virtual space have become a new wa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which makes the object of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emptied.This change caused the foundation of existence to be fundamentally shaken and nihilism embodied more thoroughly in contemporary times.In view of this, the contemporary Marxists believe that spatial capit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highest form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t will produce the power to resist itself while complet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capital.Therefore, the overcoming of nihilism should also be realized by changing the capitalist system by means of the logic of capital itself.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ot causes and ways to overcome nihilism by contemporary Marxism still follows the capital logic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is another way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humanist thinker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与资本:《资本论》的当代解读”(12BZX001)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和平;;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文力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聂运麟;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03期

4 赵凌云;走出解读误区 推进交叉整合——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理论使命[J];河北学刊;2003年02期

5 张建光;试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郭苏河;理论创新,不断开辟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J];党史博采;2004年08期

7 张文红;;“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8 李义天;;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与现实关怀——首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研究论坛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9 韩玉霞;;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10 朱荣英;;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后学困厄”及其实践超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尤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题词[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2 王平;;美国左派的当前重建及其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的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3 李天德;;序言[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瑞;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钟楼实践[N];常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旭兵;我省社会组织89%已建立党组织[N];河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薛倩;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 祁刚利;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着力点[N];河北日报;2013年

5 中共吉县县委党校 强爱武;浅议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N];临汾日报;2011年

6 吉林大学 张福贵;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关键词[N];光明日报;2012年

7 空军驻兰州大学选培办 任建军;关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N];甘肃日报;2010年

8 单提平;构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杨俊一(作者为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博导);与时俱进的创新观[N];文汇报;2003年

10 周为民;创新基层理论武装的新途径[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涂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玉飞;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金秀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后现代表现[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1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71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