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1-23 01:3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龙源期刊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作者:陈荣荣 古世平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6期

摘 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在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互动融合等内容展开探讨,并认为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必须要继续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中国的性格、中国的气象、中国的风韵,使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获得其现代的形态。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3-02

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可能。日前,我国已经走过了现代化运动的先期阶段,,进入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精神意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两重身份及构成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我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后生型”的。是被强力推去的,虽然我国是“后发型”的,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经验与启示。如果回顾我国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其包括了政治引导—经济腾飞—文化探索的逻辑过程。这就是说在我国的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争取民族解放与政治独立是前提。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扫除解放道路上困难,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价值的重要性考虑得很少。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的传播中扮演了与政治斗争共命运的角色。那时候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作为西方文化的身份传入我国的,而是政治解放与民族走何种道路时催生的必然产物,是在激烈的政治运动与中华民族危亡的困境中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命运。经过中国革命洗礼的马克思主义,以它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工人运动中的说服力,不仅赢得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心,也赢得了四万万人民群众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并日益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支柱。

  • 1
  • 2

  •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7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